川卫函〔2023〕100号
刘枫委员:
感谢您对全省高速公路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提升高速公路医疗救援现场处置的建议》(第0158号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与交通运输厅、公安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我委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从多个层面加强高速公路医疗救援现场处置保障工作,切实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和致残率。一是加强部门沟通,推进体系建设。2020年,我委与公安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四川省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四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公安交管、消防救援、医疗卫生等部门的职责分工。我委与公安厅联合印发《关于构建四川省道路交通事故生命救援“绿色通道”工作机制的通知》《健全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治长效机制的通知》等韦德体育官网,着力完善和优化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体系,推动各地落实院前急救交通保障措施。二是建立协作机制,提高救援水平。建立“高地”“警医”“警消”等联勤协作机制,通过路网监测平台及时掌握路况信息,及时调度处置拥堵情况,采取视频接力、绿波放行、警车开道、路口保障等方式,切实保障救护和消防车辆优先通行权,畅通院前救援救治“绿色通道”,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定点救治医院110余家,2022年全省警医联动开辟急救“绿色通道”4140次,服务急救群众4773人次。三是开展培训演练,提升救援能力。严格按照公安部《关于加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交通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将基本急救技能培训内容纳入公安民警、消防救援等重点人群在岗培训,累计组织“一路三方”、应急管理、医疗卫生、养护救援等单位开展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90余次,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021年、2022年死亡人数较2019年分别下降12.71%、25.67%。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开展医护人员专业性培训”建议的回复
一是2020年,我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印发《四川省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加强调度员、驾驶员、担架员业务培训”;二是我委积极指导各地急救指挥中心加快建设培训基地并配备必要设施和培训团队,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以满足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急救技能培训需求,累计为系统内人员培训3.8万人次;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累计开展250名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专业培训。
(二)关于“明确‘瞭望员’工作职责”建议的回复
在《关于建立四川省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四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中,建立了公安交管部门要快速发现、消防救援部门要及时救援、医疗卫生部门要有效救治、保险机构要及时理赔的各司其职、协作联动工作机制。
(三)关于“优化指挥调度信息流转”建议的回复
一是我委持续加强院前急救体系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各级急救中心调度平台与电信、公安、交通、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建立120急救报警智能化系统,实现报警呼救、实时定位等急救功能,提升指挥调度和信息处理能力;二是交通运输厅已建成全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可实时共享国省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路网数据、路况信息、卡口流量数据及收费站开闭信息等,保障120救护车在执行急救任务时能够快速通行;三是各高速公路公安交警同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按属地原则建立起密切沟通、多方联动、一体响应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事故信息通报、配合转运、落地保障、医疗救援等配套制度。
(四)关于“配备适合现场作业装备”建议的回复
一是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委《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车辆、担架等运载工具及装载的医疗、通讯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救护车等急救运载工具以及人员着装要统一标识;二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3条中的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委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探索将高速公路现场作业以及风险评估、安全指挥、作业指导等“瞭望员”职责纳入急救人员在岗培训和岗前培训,提高医疗救护人员高速公路救援安全风险意识。
感谢您对全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韦德体育官网
2023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