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筑坚强堡垒,做行业模范,促科学发展,建一流医院”为主题,紧紧围绕学院、医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医院发展链上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院方向,坚持医疗立院、教学兴院、科研强院的发展思路,以技术创新推进模式创新,立足解决实际问题,突破工作难点,推动全院各项工作出实绩、上水平,实现科学发展、促进医院和谐、服务人民健康。 坚持“四个贯穿” 弘扬华西传统 把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事业再发展贯穿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将创先争优活动贯穿在保障医疗质量、维护病人安全、以实际行动迎接卫生部大型医院巡查上;贯穿在传承百年历史、弘扬华西传统、凝聚团结师生职工、抓好华西百年庆暨合校十年庆活动;贯穿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强临床重点学科建设上;贯穿在加强临床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抓好学生素质能力建设、培养创新人才上;贯穿在优化服务流程、解决病人实际困难、优化行业作风、提高病人满意度上,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突出行业特色,突出华西传统,使创先争优活动更扎实、更生动。 丰富活动载体 推进创先争优 一是亮明身份,选树典型。结合“学杨勇、做卫生、比贡献”竞赛,开展“亮身份、树典型、围绕中心促发展”活动。把党员的胸卡上都标出党徽,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引导广大党员以良好的形象和优质的服务起好模范表率作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结合医院实际,开展示范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岗活动。通过党支部、党员个人申报、支部民主推荐、党委部门调研、党委审议,以多种方式进行公示等程序,全院共确立党员示范岗367个,示范党支部6个,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形成学习典型、崇尚优秀、争当先进的局面。二是开展经常性的公益活动。全院共举行各类大型义诊活动13次,干部积极组织,党员积极参与,3000多名边远地区患者得到了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举办医疗培训班7次,为基层医院培训相关专业医护人员1000余人次。三是突出党员干部创争。结合卫生部大型医院巡查活动,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病人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严格执行医疗规范,保障医疗安全。2010年暑假期间,党员干部带头放弃休息,带领教职工坚守岗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最高门诊量近13000人次/天,急诊量近600人次/天。7-9月份收治住院病人41200多人,手术达到了19800多台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17%,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是百年大庆展示发展成就。在华西医学百年暨合校十周年庆祝月,学校、学院、医院举办了摄影展、百年华西老照片、华西临床医学百年发展暨合校十年成就展、“百年华西走进民族地区”大型义诊活动、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全国骨科专业学术年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广大共产党员全力支持和参与,并立足岗位本职,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学校、学院的热爱。 坚持服务病人 推进医教研发展 一是想方设法缓解看病难。示范党支部干部医疗科针对老年人多的特点,制作“用药指导卡”、检查操作提示牌等,方便患者就医。示范党支部神经内科通过内部挖潜,探索实践医生分层次设诊看诊,让年轻医生上数量,向专家教授要质量,有效缓解了病人看病难问题。2010年,该科在医生人数没有增加的前提下,33名出门诊医生门诊量超过18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二是开展科研活动缓解看病贵。血液科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到基层医院宣讲血液学新进展和临床查房,加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眼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积极探索日间手术模式,提高了病房利用率,降低了病人的费用。通过模式创新,日间手术提高了医疗效率,降低了病人成本,日间腹腔镜胆囊手术与住院手术相比,住院天数缩短了82.72%,平均费用下降了22.30%;日间单纯性白内障手术与住院手术相比,住院天数缩减了82.01%,总费用降低了11.07%。三是以病人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教务部党支部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式课程改革,搭建跨学科、跨学院的校际平台,将8年制学生3-5学年的部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为12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使学生能够以疾病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地学习,加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