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芦山强烈地震医疗救援(2017年7月归档) > 医疗卫生工作简讯

灾难无情 仁心大爱——四川省骨科医院抗击“4.20”芦山地震纪实(第十三期)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3-04-24 】 关闭

logo

紧急部署   迅速救灾
  “4.20”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经历过“5.12”洗礼的四川省骨科医院已历练得沉着冷静,对救援信心十足。院领导、中层干部和护士长在第一时间立即赶往医院,安抚病员、部署救灾。借鉴“5.12”的救治经验,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紧急抽调医务人员增援急诊科,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开辟70张病床的地震伤病员救治专区,集中全院骨科专业医师,全力以赴救治灾伤病员。20日8时10分,医院迎来了第一位地震受伤的病人。18:16分,第一批重灾区伤员来到医院。截至4月23日14时,省骨科医院共接诊因地震而受伤的病员191人,收入住院58人,其中来自灾区的伤员37人,均收入院治疗。
  为稳定伤员情绪增强信心,医院及时启动了心理护理(情志护理),并于21日上午启动志愿者医疗服务,为伤员提供心理辅导。为更好地促进伤员的功能恢复,医院康复科在地震伤病员诊疗方案出台后即着手收集伤员病历信息,进行康复评定,为每一位伤员建立了康复测评档案,并制定出详尽的康复方案,部分伤员已经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爱心集结  前线救援
  20日9时,沈海副院长率领第一批8名医务人员前往重灾区。截至23日14时,共派出5批19名医务人员奔赴重灾区,共救治伤员300余人,其中芦山县近100人、天全县200余人。3天2夜医疗救治时间,救援队员几乎没有合眼,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就啃方便面,直到21日凌晨,才躺在简易帐篷内的水泥地上,睡了2小时!
  这里,我们摘录了两名救援队员的战地日记。他们是在转移战场的途中,放弃休息,抓紧时间用手机写的日记……让我们读读这些真实的记录。
(一)《地震一日》
  【摘自省骨科医院对口支援天全县中医院护士陈兰4月20日的日记】……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但我却无法接听,伤员涌来了,职责告诉我必须立即投入战斗,接下来就是一片忙碌,搬运、清创、包扎、抢救……后勤的余师傅给我拿了件工作服让我穿上,我才发现自己的衣裤上沾满了血渍和污泥。太阳出来了,照得发烫,汗水不住地往下淌,沾满血渍的手又不敢去擦拭,一个医生将一顶一次性帽子罩在我头上。病人家属加入到志愿者当中,抬伤员、搬物资、找东西……,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民族,都是那么的无私、互助和团结。
  10:30分,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由11人组成的救援队,挺进芦山县。一路上山路崎岖不平,弯道很多,有的路已坍塌了部分,有的被落下的山石堵了一半,沿途有许多房屋倒塌,还有的破损车辆顶着砖块碎石继续前行……11:45分,我们赶到了芦山医院。简易救治室就设在入口的第一个帐篷里,急诊伤员不断地送到帐篷里来,预检分诊、初步诊断、复位、固定、包扎,很快,带来的托板不够了,我们就剪纸壳来临时固定。随着越来越多救援队的到来,送到县医院的伤员也被分散给各医疗救护队,……15:30时,我们就接待处理了50多名伤员,许多较重伤员经初步处理后被及时转到了雅安及成都的多家医院。
(二)《灾区纪实》
  【摘自省骨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员侯伟4月20日的日记】……我们首批灾区医疗救援队两辆救护车9点出发,于14:45到达重灾区天全县,我们是第一个到达天全县的救灾队伍,立刻在天全县中医院投入受灾病人的分诊、处置、安置工作。马上挑选出11名伤情较重病人,转运回成都接受治疗。沈海副院长带领救援队医生查房,再次筛查地震伤员,将需要清创手术治疗的病人、需要手术处理的病人再次梳理,适时将需要手术的病人进行转运。由于伤者不断地送来,我们就一直在帐篷里救治。到晚上8时许,我们救援队员才吃上了到灾区后的第一顿晚饭。余震不断,大地随时都在震动。晚上医务人员们都只能在医院前面的草地上休息,灾区的夜晚比较寒冷,我们借来硬纸板等防潮材料,铺上病房的棉被,盖上白大褂简单休息。凌晨4点半,我院的第三批援助队伍来到,他们带来了新伤软膏、夹板、绷带等药物。援助队顾不上休息,接上了几个需要转运的病人后,又马不停蹄的调头驶回成都。

在线博彩平台 澳门网络赌场官网 澳门美高梅赌博平台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澳门威尼斯人官方线上娱乐城 十大靠谱网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