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职业健康监管职能转隶的开局之年,成都市卫健委紧扣国家、省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着力构建职业健康监管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持续夯实职业病防治基层基础,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落地落实。3家用人单位成功完成省级示范企业创建、28家用人单位成功完成市级示范单位创建、44家用人单位完成基础建设达标。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尘毒危害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有序开展。职业健康执法持续加强,各区(市)县消除“零”执法现象,青白江区职业卫生监督微课获得国家卫健委卫生监督中心卫生监督微课二等奖。成都市着力固强补弱,拓展监管工作覆盖面,加强特殊人群职业健康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保护
成都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万余家,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或产生化学、物理和生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调查,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认识不充分,预防控制措施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成都市卫健委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对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印发了《成都市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要求(试行)》,对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防治制度管理、工作场所管理、档案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其管理行为,提升职业病防治意识,促进主体责任落实。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防治意识显著提升,391家医疗机构已经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接害因素较多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正有序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
二、加强环卫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保护
成都市有环卫公司268家,环卫工人2万余名。经调查,环卫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可能涉及粉尘、噪声、高温、化学毒物、生物有害因素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环卫作业具有作业场所流动性大、危害因素辨识难、防控难度较大等特征,成都市卫健委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制发了《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环卫工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通知》,对环卫作业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管理制度、场所检测、健康监护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环卫作业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目前,环卫公司负责人及从业人员1.9万余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教育培训,重点岗位环卫工人8000余人开展了职业健康检查,环卫工人作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加强高温作业人群职业健康保护
夏季高温作业具有作业人群较分散、工作场所流动性大等特点,存在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部门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成都市卫健委高度重视高温作业群体职业健康保护工作,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从加强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改善劳动条件、规范作业时间、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应急管理等方面对用人单位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加强高温作业监管进行了专题部署。2019年,成都市卫健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防暑降温社会宣传,提高了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和高温作业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开展“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先后慰问企业1128家,发放防暑降温药品、清凉饮料、防护用品50余万元。在100余个环卫工人休息房和90余个“爱心驿站”完善了降温设备,配备了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药品。开展高温作业保护专项执法,出动监管执法人员近千人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00余项,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23家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2家用人单位进行了立案调查。成都市高温作业群体职业健康保护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