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创先争优(2017年7月归档) > 四川省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快报第50期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2-01-10 】 关闭

logo

编者按: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社区服务中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卫生惠民”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他们选派“爱心联络员”、安装“爱心门铃”,解决了行动不便居民的就医问题;他们宣传“治未病”理念、推广中医康复治疗、建成“健康小屋”、创新卫生特色科研项目,力争满足城乡居民卫生需求。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充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和发展潜力。省委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87期宣传了他们的做法,请各单位认真学习,联系本单位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为民服务活动,创新“卫生惠民”方式,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便捷、细致入微、满意的医疗服务,充分感受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和成果。

成都市青羊区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卫生惠民”行动中创先争优

成都市青羊区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卫生惠民”要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心工作实际,全面开展“城乡统筹党员示范行动”,充分发挥中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特色医疗卫生服务。

落实家庭医生服务制度,解决行动不便居民就医难问题。针对近年来农转非居民增加、居住分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增多、老年病及慢性病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检查项目较多等实际情况,中心党支部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主动靠前式家庭医生”服务队,让群众“在家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一是爱心联络员分片联系社区。中心14名党员医生、护士自我推荐成为社区爱心联络员,分别联系一个社区。爱心联络员实行统一服务标识和技术操作规范,通过主动上门服务、电话访视、门诊随访等方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残疾人康复等多项社区卫生服务。社区老、弱、病、残居民出现疾病或者紧急情况时联系爱心联络员,爱心联络员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上门提供救助,确保行动不便的居民能及时就医。二是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重点把体弱多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有高危因素的人群纳入健康管理对象,每年定期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动态管理慢性病居民的血糖、血压等相关指标,实时更新居民个人健康档案。2010年,中心共为1.76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三是安装“爱心门铃”连结重点医疗对象。为满足60岁以上独居老人(家中无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就医问题,中心特地为社区31户孤寡老人安装了“爱心门铃”,提供入户诊疗服务,特殊情况“一呼就到”。每年对独居老人进行两次体格检查,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探视,主动送医送药上门。

开设特色医疗卫生项目,满足城乡居民卫生需求。中心把创一流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创先争优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辖区卫生服务实际,开展特色医疗卫生活动,为居民提供多元化优质服务。一是重点打造“治未病”特色项目。积极引导党员医务人员投身青羊区“治未病”中心文家分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开设中医特色体质辩识和45项中医康复治疗项目,让社区居民享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服务。2010年,分中心开展中医传统康复治疗7000余人次。二是建成全免费自助式“健康小屋”。建成全省首创集人体脂肪检测、身高体重检测、自助式血压检测等多项自助检测功能为一体的全数字化“健康小屋”,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筛查。“健康小屋”开放至今,每天人流量达数十人次,居民通过主动参与自助式健康指标测试,进一步增强常规体检和自我保健意识。三是创新推广卫生特色科研项目。以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为指导,开展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社区糖尿病病例管理、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例管理等卫生部适宜技术项目9个,不但全面了解居民健康情况,还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中心党支部还结合实际,将辖区划分为13个片区,每个片区指定一名党员负责,同时组建6个党员服务小分队,定期为居民提供义诊、健康及门诊特殊疾病知识宣讲与咨询等。2010年,完成老年人保健12034人次,慢性病员管理12548人次。

加强区域医疗服务合作,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以“让文家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为目标,充分利用全区开放式、全方位、特色化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框架,与区域内三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才互动等合作,通过定期派送交流学习、外聘人才来院蹲点指导、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等方式,切实加强医疗技术人才培养。通过举办“病历书写比赛”、“护理技能比赛”、“急诊急救技术比赛”等“岗位技能争先”比赛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岗位能手,为中心发展和惠民服务提供坚实的人才技术支撑。先后派出35名医护人员到省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进行中短期培训学习,安排医护人员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等各种讲座450人次,让中心医务人员在交流学习中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聘请省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等7名副主任医师到中心进行定期业务指导和巡诊,把专家“请进来”传帮带,带动中心医生提升技术水平。

 

 

       ——转至《四川省委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87期》




在线博彩平台 体育博彩 可靠的网上赌博 澳门威尼斯人游戏 十大信誉博彩公司 海南省医疗保障局 海东市科技局 泰安市科技局 中山市财政局政务网站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