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简介
龙马潭区小市街道位于泸州沱江北岸,是长江沱江交汇处,是全国文明城市——酒城泸州的主城区,早在930年前的宋神宗元丰年间,就有小市之名。
辖区内胜景古迹、人文历史悠久,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名录泸州老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纯阳洞、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兆和故居。
辖区面积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963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8612人,占比23.95%。有独居老人121名、空巢老人119名、失能老人112名、重残老人64名。
小市街道属于老城区,老年人口比重大,为了给辖区居民养老提供优质服务,2023年4月打造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床位50余张,现有入住老人19人,累计已入住老人30人次。
医养服务开展情况
打造舒心养老环境
提供舒适居住环境。中心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开展养老病房环境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防跌倒整改、休闲娱乐场地打造及康复设施建设等,增设阅览室、活动室、观影室、康复功能室等,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养老环境。
提供个性化营养餐。中心配有健康管理师,根据老人身体特点和健康状况,在保持食物种类丰富、口味多样的前提下,食堂专门为老人制作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提供个性化营养餐。使用的食材与中心职工餐统一采购且有专人监督管理食品质量,保障老人饮食安全。
开展科学康复锻炼。中心充分利用中医科的康复理疗设备,由康复医师亲自指导老人进行康复锻炼,让老人的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锻炼。
在医养结合工作中,中医特色得到了很好的发挥。通过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艾灸等,为老年人提供康复保健服务,帮助其维持恢复身体功能。通过为老年人提供中医养生保健、膳食营养指导等服务,引导老年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晚年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3年5月一名叫许文惠的98岁高龄老人因突发脑梗塞,导致偏瘫,听闻社区医院可以享受医养结合服务,于是90岁的老伴儿彭某坤带着许婆婆一起住进了龙马潭区小市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在入住期间,许文惠老人在为老服务中心和中医针灸康复科同时办入院。治疗中,中医针灸康复科采用针灸、低频、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加上内服中药等特色治疗技术对症施治,老人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从手不能抬到现在能自主吃饭,站立行走,许文惠老人很满意。他说:“现在又有医生、护士还有护理人员,既能养老,也能治病,医保还能报销,觉得很贴心”。
像许文惠这样的老人,在为老服务中心还有很多,作为龙马潭区首个公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就开设在小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采用“一院两中心”运营模式,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打造集医疗、康复、养老、护理四位一体的服务。医护人员及护工全心全意24小时为老人提供服务,随叫随到,及时为老人处理所需帮助
增设安全保障设备。中心设置床旁呼叫系统、火灾防控等设施,定期对工作人员和入住老人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老年人的安全。
丰富医养服务内涵
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入住该中心的老人,入住时公共卫生科都会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家庭医生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评估服务,定期为老人进行全面体检,提供系统的慢病管理。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医护为主导,辅以日常起居照护,实行医护管理24小时值守制,按片区划分责任医生管理,护士规范管理老人用药,每周清理药品使用情况并及时汇报给医生作出科学调整:
生活照护-护理员在中心护士指导下为老人进行晨晚间护理,餐食护理,清洁卫生等;
基础照护-老人入院即建立养老健康档案,由中心护士进行管理,日常对老人进行体征监测,专科护理协助,风险评估应对以及老人药品管理等;
康复服务-中心护士定期协助医生对老年人进行体位转换、功能促进以及认知训练;
心理支持-中心护士定期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心理辅导等服务,每天与老年人沟通时间不少于30分钟,及时对老年人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处理;
照护评估-中心护士协助医生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动态的能力评估、环境评估、康复辅具使用需求评估。
规范医疗卫生准则。根据老人的身心需求,结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实现了每天一查房、每周一总结、每个月一培训,保证每个工作人员的服务规范性和专业性,为每位老人制定完善的健康管理档案,体现出医为主体,养有保障的为老中心服务。
营造孝老文化氛围
提供丰富的娱乐活动。老年人在接受医养服务的同时,也需要丰富的娱乐活动来提高生活质量。中心设立了阅览室、活动室等,定期为老人提供了做手指操、保健操活动和象棋、五子棋、珠子棋、纸牌游戏等娱乐活动。
开展义诊送健康活动。联合家庭医生医疗服务团队、社区志愿者定期开展“关爱空巢,寻访孝心”义诊送健康活动,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测血压测血糖、健康指导等。
组织康养专题讲座。定期邀请专家开展慈孝知识专题讲座、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等活动,充分发挥辖区资源,为孝老文化宣传和居民健康提供定制服务,为居民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引导居民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孝老爱亲,唯善呈和”的氛围。
进行精神文化活动。“生日的祝福”“节日的问候”“学生送温暖”等系列主题活动给老人们带去欢乐和关爱,即使没有儿女陪伴在身边,也能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3年我中心在重阳节联合泸顺起义陈列馆和辖区幼儿园开展了"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暨“坚定革命信仰,弘扬红色精神”主题活动,结合《一场特别的公益演出》,组织老人到龙潭川剧社感受了川剧魅力,2024年端午佳节来临之际,我中心邀请入住老人家属共同参与了中心组织的“包粽子、缝香囊”活动。
医养服务工作成效
机构功能得到增强
医疗和养老可以互相协作,共享资源,提高医疗和养老资源的利用率,解决了一批独居、患病、卧床老人的生活就医需求,缓解了其家属的生活压力,降低了医疗和养老成本,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院两中心”新发展模式,强调医和养深度融合发展,工作人员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强化了医生的护理常识,提升了护理的医药管理水平,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公益心和道德心。
利用养老中心建设的契机,配置了更多为老人进行诊疗和康复的设备,提高了中心的整体医疗水平。养老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卫生服务中心的房屋、治疗仪器、检查设备等,整合了医疗和养老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1+1大于2的效率,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未来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
人员薪酬得到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养结合成为了当前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养结合模式的出现,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医疗机构的人员薪酬增长提供了契机。充分对医疗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实现基层业务能力和业绩双提升,有效缓解卫生服务中心常规运转的资金压力。
社会效益得到体
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医养保障。医养结合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紧密结合,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就医压力,同时解决了部分家庭年轻人工作之余无法照顾老人的实际现状,从而使这部分年轻人更好的建设社会。
医养结合模式既响应了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韦德体育官网精神,也为社区医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真正的解决了老龄化人群看病难、养老难等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供稿(图)单位:龙马潭区卫健局
编辑:郭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