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全省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发病15795例,死亡335人;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脑、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死亡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肝、肺结核、梅毒、丙肝、艾滋病;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同期,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0种,发病15533例,无死亡;无丝虫病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
目前正值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时期,各地需加强学校、监管场所、养老院、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对医疗机构、学校等重点单位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督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严防传染病疫情蔓延。
附件
2020年12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病名 |
发病数 |
死亡数** |
甲乙丙类总计 |
31328 |
335 |
甲类传染病合计 |
0 |
0 |
鼠 疫 |
0 |
0 |
霍 乱 |
0 |
0 |
乙类传染病合计 |
15795 |
335 |
传染性非典 |
0 |
0 |
艾滋病 |
971 |
319 |
病毒性肝炎* |
6470 |
5 |
甲肝 |
102 |
0 |
乙肝 |
4847 |
3 |
丙肝 |
1375 |
2 |
丁肝 |
0 |
0 |
戊肝 |
120 |
0 |
肝炎(未分型) |
26 |
0 |
脊 灰 |
0 |
0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0 |
0 |
麻 疹 |
9 |
0 |
出 血 热 |
15 |
0 |
狂 犬 病 |
2 |
4 |
乙脑 |
0 |
0 |
登革热 |
2 |
0 |
炭 疽 |
2 |
0 |
痢疾 |
282 |
0 |
肺结核 |
4493 |
6 |
伤寒+副伤寒 |
36 |
0 |
流 脑 |
0 |
0 |
百 日 咳 |
17 |
0 |
白 喉 |
0 |
0 |
新生儿破伤风 |
0 |
0 |
猩 红 热 |
114 |
0 |
布 病 |
4 |
0 |
淋 病 |
333 |
0 |
梅 毒 |
2979 |
1 |
钩 体 病 |
14 |
0 |
血吸虫病 |
0 |
0 |
疟疾 |
7 |
0 |
人感染H7N9禽流感 |
0 |
0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45 |
0 |
丙类传染病合计 |
15533 |
0 |
流行性感冒 |
1034 |
0 |
流行性腮腺炎 |
622 |
0 |
风疹 |
7 |
0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34 |
0 |
麻风病 |
3 |
0 |
斑疹伤寒 |
6 |
0 |
黑热病 |
1 |
0 |
包虫病 |
64 |
0 |
丝虫病 |
0 |
0 |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
3192 |
0 |
手足口病 |
10570 |
0 |
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
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