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卫函〔2020〕188号
陈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我省医院医保大数据及医院集成平台的建议》(第599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化能力建设
一是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全省90.5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了HIS、LIS、PACS等信息系统,其中,45.25%实现了院内各业务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全省二星、三星、四星级数字化医疗卫生机构分别达198家、61家和5家。在总结数字化医院创建经验基础上,2019年11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川卫发〔2019〕51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智慧医院评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在具体评审指南中,专门设立信息标准应用章节,从集成平台、标准化应用等方面对医疗机构数据质量进行考量,进一步强化医院数据共享应用。
二是着力推进信息互联互通标准规范落地。印发《关于开展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测评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标准成熟度测评,积极组织全省各级医院参加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截至201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3家已通过四级甲等评审,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石棉县人民医院等2家医院已通过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国家四级乙等测评。今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等11家医院通过国家四级甲等初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营山县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通过国家四级乙等初评。
二、推动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国家立项工作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投资意向,我委积极申报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2019年8月,组织编制《四川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省工程咨询院和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专家评审。该项目以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为基础,通过强化数据统一采集、标准统一使用、接口统一制定、应用统一整合、门户统一集成、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全省健康档案信息和就诊信息可查询,支撑全省范围内预约挂号、机构间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支持个人健康管理、咨询服务等惠民服务,实现全省范围内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立项阶段。
三、切实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2019年,我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医疗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配齐配强信息化工作人员。同时,在三级公立医院探索建立信息首席负责制,加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谋划与管理。目前,四川省人民医院已率先设立首席信息官。同时,鼓励各级医疗机构联络拥有丰富数据资源和技术优势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有相关科研成果的高校、与健康数据强关联的部门共同开展健康信息政策及产业发展研究,共建人才培养和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四、着力构建统一数据交互体系
一是推动医共体内业务协同集成平台建设。按照“业务驱动、标准统一、实时交互、数据整合”的原则,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抓手,推动建设医共体内业务协同集成平台,打造数据标准、通信标准、服务标准统一的互联互通新体系。
二是推动行业信息化新技术应用。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互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医疗业务系统安全有序、逐步上云,促进院内和院外医疗数据互通共享。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临床医学应用示范中心建设,促进全省医疗健康行业数据资源的汇集,实现数据的深度应用,探索以患者个人为单位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快构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实现院内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业务协同;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更加注重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改善就医体验;继续会同省发改委,积极推动“四川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国家立项工作,坚持“需求先导、顶层设计、多元支撑、创新驱动、统筹整合、协调发展、标准先行、安全可控”的原则,着力推进跨机构、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提升省级平台助推医改、 支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韦德体育官网
2020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