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点灯人”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22-01-20 】
【
关闭 】
绵延的大山,湿滑的山路,这是成都平原为数不多的山区。作为山乡“点灯人”,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和乡卫生院医生早已摸熟了下乡路。
青白江区福洪镇常住人口1.7万余人,大多数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里地广人稀,村民们下山看病,一天时间仅够路上来回。青白江区人和乡卫生院家庭医生李杰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村民们提供就医的方便。”从2021年起,人和乡卫生院采购了智能信息化体检设备,把从体检环节节约出来的人力资源成本更好地用在家庭医生日常服务中。
卫生院成立的3个家庭医生团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变村民“下山”为医生“上门”,对辖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实行免费接送来院体检、就诊,把家庭医生服务做细做深。
人和乡卫生院辖区无儿无女无老伴的散居特困人员约有81名。作为青白江区城乡特困人员一站式定点医疗机构中唯一的乡镇卫生院,该院尽最大可能帮助辖区特困人员解决就医和生活困难,向他们提供住院期间免费供餐服务和暖心关爱服务。2021年,为特困人员提供住院期间免费餐食,免费金额约为2万元。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刚下班的护士胡小建发现住院特困人员张大爷在病床上久坐不睡,便上前问道:“大爷,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张大爷没有回答。看着病床上掉落的饼干屑,胡小建似乎明白了。“大爷,肚子饿了呀?您胃不好,饼干就不要吃了,等我一会儿。”随后,胡小建回到寝室,为张大爷煮好一碗面,端到了病房。深夜里的一碗面,是生活的烟火气,更是抚慰人心的温暖。
以往,由于山区村民健康意识不强,患了慢性病选择规范服药的少之又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人和乡卫生院开通了“两病”患者免费用药咨询门诊,依托青白江区中医医院集团下派的4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一天吃几次?什么时间服用好?能不能和其他药物同吃?患者的问题,都得到了一对一、个体化的解答。为了让村民都能看得懂医嘱,医生们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在药盒上画“圈圈”,一个圈表示吃一粒,两个圈表示吃两粒,“按圈吃药”避免服错药。
同时,上级医生加入了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上门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残疾人群进行康复指导。每次入户,医护人员都会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患者近期病情变化,全面评估康复情况,查找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康复治疗措施,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和居家康复训练方法,为的就是使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在这里,山乡“点灯人”用“便民之灯”照亮了辖区村民的健康路,用“情感之灯”照亮了孤寡老人的团圆路,用“希望之灯”照亮了残疾人群的康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