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网

春季,警惕小病偷袭孩子的肾

【发布日期:2019-04-15】【关闭】

logo

 
                                   
    近年来,儿童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院肾脏风湿科2018年总门诊量人数比2014年多出近万人次。我国儿童慢性肾衰竭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换言之,全国每年新增3000个尿毒症儿童。在医生看来,肾脏是个“有病不呻吟”的主儿,症状不明显,还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儿童时期对肾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常规的尿筛查早期发现。

   一、“皮肤紫红小点”可能是肾损害前兆 

  在春秋季节,过敏性紫癜多发生于2至8岁儿童,容易被人们误认为皮肤病、血液病。其最常见的表现为皮疹,可伴有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而肾脏损害较为隐蔽,需要医院化验尿才能被发现。这种皮疹比较具有特色,表现为四肢皮肤红色或紫红色小点状皮疹,部分可以融合成片,常出现在双下肢皮肤上。 

  这种病对肾脏具有非常大的杀伤力,理论上100%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肾脏损害症状多见于出现皮疹后4至8周内,少数至数月后出现。患过敏性紫癜的孩子,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尿液,需要观察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如果一旦发现尿液检查有异常,应在肾脏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二、警惕“扁桃体炎”对孩子肾脏的损害 

    冬春季是孩子感冒、扁桃体炎的高发季节,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很容易被家长当成“小病”而不予以重视。 在患这些“小病”的同时及患病后1至3周内,均可以引发急性肾炎等,因此家长应重视预防这些小病,尤其是对学龄期儿童需要多留个心眼,孩子出现一些感染症状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尿液。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清亮。如果尿液呈“洗肉水”色或血样甚至有血凝块,称之为血尿。 

    小儿血尿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肾脏疾病。尿液混浊,常提示尿路感染,酱油色尿液常提示身体存在严重的溶血。新鲜排出的尿液没有特殊的气味。如果存在特殊的气味,如腐臭味,须警惕尿路感染。排出的尿液出现不容易消失的泡沫,常提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显著增多。 

  三、过量补钙也可能伤肾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过量补钙也伤肾。有很多家长害怕自己孩子长不高,常常自行给孩子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凡事过犹不及,补钙过量必然引起血钙水平升高,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钙浓度,从尿中排出的钙就会增多,增加了结石发生的可能性,部分患者虽然没有形成结石,但钙也可能沉积在肾脏引起肾脏损伤。 

    儿童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率大大增加。究其原因,首先,大部分药物都要从肾脏排泄,而孩子的肾脏到一定年龄才发育成熟,比成人更易受药物影响而出现肾损害;其次,儿童的免疫功能未完善,容易发生感冒等疾病,常使用抗生素、感冒药等,这些药家长很容易在药店买到又自行使用。儿童用药不建议家长自己做主,应该谨遵医嘱。 

 

    来源:健康时报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威尼斯人博彩 澳门美高梅赌博平台 十大网络彩票平台大全 澳门新葡京官方网站 澳門賭場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技局 黄山市科技局 阜新市水利局 阜新市财政局 白银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