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冬春交替的时节,忽冷忽热的气候让很多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如果出现咳、痰、喘等症状,且持续有一两个月,千万别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这很有可能是慢阻肺的征兆。钟南山院士指出,慢阻肺的诊治要趁早,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
患病人群增长快
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它虽然姓“慢”,患病人群却增长得很“快”,已成为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患者数量已经达到约1亿人,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时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引发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症状隐匿易忽视
但慢阻肺治疗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治疗方式落后、公众知晓率低、诊断率低、吸入装置容易误操作等。据钟南山院士介绍,慢阻肺的早期症状非常隐匿,往往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或活动后气喘,很容易被忽视或被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或咳嗽,或认为老年人总会有几声咳嗽或走路气喘,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等到确诊时,大多数患者的疾病已进展到中晚期。
来源:生命时报;属于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