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医疗卫生系统高效阳光廉洁救灾(第二十期)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3-04-26 】
【
关闭 】
“4.20”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指示要求,高效、阳光、廉洁救灾,向社会展示了医疗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和作风。
一、快速反应,高效应对
震后几分钟,厅领导班子成员、处以上领导干部就率先赶到厅机关,卫生厅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并召开紧急部署会,第一时间在重灾县设立前线指挥部,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卫计委报告救灾工作。灾后一小时,就组织协调省内医疗救援力量开赴灾区。24小时内覆盖芦山、宝兴两个重灾县的11个乡镇,48小时覆盖14个乡镇,56小时实现全覆盖。在黄金救援72小时内,前方后方一盘棋,高效运转,相当多的同志连续作战顾不上休息。这期间纪检监察部门没有接到和发现不良作风反映。
二、科学施救,沉着应战
为尽可能减少死亡和伤残,卫生厅充分借鉴“5.12”总结的科学救援经验,有序、有力推进。一是紧急调动省内最优质医疗资源,第一时间投入灾区。二是按照“灾情需要、合理调配、严格管理”的原则,紧急有序调运医疗保障物资。三是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全力以赴抢救危重伤员,指定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大型医院为收治危重伤员定点医院,提前做好床位、人员和药械准备,并制定危重伤员救治措施、规范流程,组建专家指导组进行会诊和转诊,尽最大努力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四是按照“及时、科学、依法、规范”的原则,迅速启动灾后防疫预案,重点开展群众饮水卫生安全、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环境消杀灭等重点防疫工作,实现对全域灾区、各项工作、脆弱人群、易感疾病“四个全覆盖”。五是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编制赶印15种宣传材料发往灾区。派出专业人员对地震伤员和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抚慰和疏导。截至4月25日12:00,灾区共有12474名医疗卫生人员参与医疗卫生工作;全省共收治伤员24470人次,其中累计门诊治疗18150人次、住院治疗6320人,已开展手术6073台(次),已治愈出院4738人,仍住院治疗1582人,重伤107人,其中危重44人。目前灾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传染病暴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纪律严明,廉洁救灾
针对“5.12”医疗卫生救灾中暴露的问题,卫生厅把严明纪律、阳光救灾、廉洁救灾作为事关医疗卫生救援成败的关键来抓。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省监察厅的《紧急通知》和陈文华副省长“加强纪律廉洁救灾”指示要求,明确提出了“绝不允许谋取私利、绝不允许违犯群众纪律、绝不允许违反医疗救治规定、绝不允许违背科学防疫要求、绝不允许玩忽职守”的“五个绝不允许”,要求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立即采取开短会、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把“五个绝不允许”传达到所属单位和人员,并加强监督检查,以铁的纪律确保医疗救治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二是落实卫生救灾责任制。卫生厅建立了“党组(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监督、依靠群众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领导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督促检查到位。三是强化廉洁救灾措施。卫生厅、药监局迅速整合纪检监察力量第一时间介入,齐抓共管。抓制度建设,督促各救灾工作组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办理紧急事项,并建立台账,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和审计监督。抓信息公开,建立救灾医用物资信息披露制度,主动公开物资来源、数量、种类和去向,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抓监督检查,专门成立医疗卫生保障监督检查组,全程介入资金、物资和灾后重建项目的监督检查。目前纪检监察部门未接到、未发现不廉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