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重于泰山 大爱铸就奇迹——记战斗在“4.20”芦山地震救援一线的白衣战士们(一)(第十八期)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3-04-26 】
【
关闭 】
两次大地震战地医疗队长
4月20日早8:02分,地震摇晃刚停止,华西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肝胆胰外科专家曾勇就默默地打起行李包,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地震医疗救援经验的医务工作者,他知道,这又是一次硬仗。
当他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医院,李为民院长拍着他的肩:“医院已经决定派出医疗队,玉树地震你是医疗队队长,战地救援经验丰富,这次能否再担任队长?”曾勇没有一丝犹豫,只有一句话,“感谢医院党政的信任,我义不容辞”。李院长再次嘱托,“这29人我就托付给你了,除了胜利完成救灾医疗任务,还要保障所有队员的安全!”。 10:05分,由曾勇带队,急诊、icu、骨科、神外、麻醉等22名医护人员,7辆车组成的医院第一支抗震救灾前线医疗队携带大量急需的救援物资赶往雅安灾区。途中,发现成都军区武警部队翻覆车辆,在曾勇的指挥下,医疗队立即投入到现场抢救中。13点抵达灾区后,马上参与危重病人转运、抢救等工作。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曾勇要带领医疗队8名队员徒步两公里,深入芦山重灾区救援。遇到一处塌方,山上飞石不断,曾勇不断提醒着队员快跑,注意飞石,而他却被一块飞石砸中面部,当场流血不止。简单包扎后,曾勇就和队员们再次启程。23日,得知宝兴县新明乡缺药少粮,曾勇又组织医疗队员为村民送药,路被砸断了,他带领队员们翻山越岭,徒步5公里,把物资送到村民手中。队员胡杨、范晓波、佟乐、李芳、涂雪花5位同志不怕苦不怕累,无论在行进途中,还是在救援现场,都冲锋在前,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曾勇请示医院党委,经党委批准,5位同志“火线”入党。
大灾面前,曾勇与每一位华西医疗队员们同甘共苦、团结协作,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其高效、精湛、细心的救治让灾区伤员体会到华西医院对他们的关心,为伤痛者带来希望,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信仰坚定、不离不弃、救死扶伤的抗震救灾精神让每一位华西儿女所荣耀。
历次地震党员急先锋
从 “5.12”汶川大地震开始,玉树地震,彝良地震,芦山地震,只要地震后华西医院第一时间派往灾区一线的医疗救援队名单里,总有一个人,他就是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金晓东。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虽然未接到医院指示,但金晓东立刻准备好行囊来到医院,又一次成为华西医院派往芦山地震灾区第一支医疗队里的成员。在异常艰苦的灾区一线,他和队员们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开展伤员筛查和救治。4月21日,正在芦山县人民医院进行地震伤员抢救工作的华西医院医疗队接到华西附二院医疗队的紧急会诊邀请,一名5岁灾区患儿在帐篷里突发呼吸困难,病情严重。金晓东教授前往会诊,经过他的准确诊断和紧急救治,并亲自安排医生护送患儿前往华西医院救治,使患儿脱离危险,“如果不是金医生,我的小儿子可能就没了。”毛尚义的父亲芦山县思延乡村民毛武说。
4月22日晚,金晓东接到医院指令从前线撤回,他顾不上回家,直接来到收治了数十名危重地震伤员的icu病房,投入到危重伤员的抢救工作中,当晚就为受媒体关注的在地震中被倒塌围墙压伤腿,且一直昏迷的芦山县11岁女孩黄思怡主持实施了第二次手术。这就是金晓东,华西医院历次抗震救灾一线医疗队的主力队员,无论是在前线,还是病房,他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医务工作者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