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灾区 挺身而出 忠孝两难 奉献群众—记雅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师朱成明(第十期)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3-04-24 】
【
关闭 】
“你的衣服上到处都是血。”20日晚,在芦山县人民医院急救现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正在抢救伤员的雅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师朱成明说。而此前,正沉浸在忘我抢救工作的朱成明浑然不觉总理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正关心医护人员及伤员的生活。“总理的到来使我深感温暖和鼓舞”朱成明说。就在当天,他的母亲心脏骤停2次,病情危急,生死一线,正在努力抢救。
抉择时刻 挺身而出
朱成明,今年35岁,共产党员,医学硕士,2008年到雅安市人民医院工作,是神经外科的骨干医生。20日地震发生后,朱成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查看分管的病员,他抱起被地震抖下床的病人,妥善处理后,马上来到急诊科和同事们一起处理伤员。接到被医院派遣到重灾区芦山县进行医疗救援通知后,他毫不犹豫地担负起这一重任。当时,医院领导和同事们并不知道,朱成明的母亲就在3天前突发心脏病,病情危急,正在雅安市人民医院抢救。
20日早上9点,朱成明来不及与家人告别,立即和同事们登上了前往芦山县的急救车。“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在党和人民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医师,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我深知其意义之所在,如果人民需要,我随时愿意尽一份微薄之力。”朱成明说,“一线更缺医护人员,同胞们还在伤痛中,等待着我们前去。”那一刻,他想到的是一线的伤员,急切想赶过去救治他们。到达芦山县人民医院救治点后,朱成明立即投入到救治伤员工作中。看到大量的伤员需要处理伤口,病人痛苦不堪,朱成明立即带领大家用带来的清创包处理伤口,并找来大量的缝针、缝线、消毒用品、麻药、备皮刀片、纱布等,进行伤口处理及危重伤员的转诊。
坚守一线 忠孝两难
20日晚7点,朱成明接到同事打来的电话,告诉他母亲病危,情况危急,心脏已经骤停2次。在他的手机上,几十个未接电话都来自雅安市人民医院的同事们和家人。他们都想第一时间把母亲的情况告诉他,然而在一线的朱成明根本没时间接听。
当朱成明听说母亲的病情后,心里一沉。片刻后,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继续坚守一线!“母亲只是一个人,但是这里还有那么多伤员。一个人和众多人,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面前,当然要把伤者放在第一位!”朱成明坚定地表示。当医院得知朱成明母亲的情况后,党委书记樊正康立即到病房看望并作出指示,马上组织专家组全力救治朱成明80岁的老母亲,让前线的朱成明能安心投入工作。21日凌晨1点,在救治了百余名患者后,朱成明才有了片刻的休息时间,他当即打电话询问母亲病情。同事告诉朱成明,老人病情危急,尽量保住见朱成明最后一面的机会。80岁的老母亲,如果不及时赶回去,可能就会永远见不到,终生遗憾。可还有伤员不断在送来,还有伤员在等着救治。“我舍不得离开,作为一位医务人员,我舍不下这里急需救治的伤员。”朱成明说,那一刻他毅然选择了留在工作岗位。
21日早9点,朱成明和要转送到雅安救治的伤员赶回了雅安。焦急、担忧、紧张,想到要见到母亲的那刻,他的手不停地颤抖。当朱成明看到老母亲平安地躺在病床上时,他立刻冲到母亲身边,哽噎道:“妈妈,我回来了。对不起,我的工作职责要救治病人……”。当时,老人心跳已经恢复,但意识尚不清楚。也许是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当听到儿子的一声呼喊后,老人的眼睛微微眨了两下。与母亲短暂相聚10多分钟后,朱成明又回到神经外科救治伤病员。
心系灾区 继续征战
22日一大早,还来不及给母亲和妻子、孩子告别,朱成明又坐上了急救车,再次前往去芦山县、宝兴县。他说,母亲有医院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们关心照顾,他放心。而在芦山县、宝兴县,还有众多的伤者,那里更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