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省医人精神 再创生命奇迹(第七期)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3-04-23 】
【
关闭 】
“4.20”芦山地震如一道无声的命令,危急时刻,正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那次山崩地裂的“大考”,考量着每一个省医人。为了抢救生命,省医人再次义不容辞,全力以赴。党委书记、院长李元峰等班子成员在最短时间内就赶回医院现场指挥,短短1小时内,医院各科室部门负责人和医务人员全部主动回到工作岗位,按照医院总体部署,迅速展开医疗救援工作。
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地震发生后,除在院人员外,率先赶回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党总支书记在院领导的指挥下,立即到科室开展排查,全院门诊、住院病人和家属无一伤亡,院内秩序很快恢复正常。为了科学有效应对,医院迅速制定芦山地震应急工作方案,由院长、党委书记担任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按照科学救治、分工协作的要求,分别成立医疗急救组、后勤保障组、综合协调组、宣传政工组、学生工作组和医疗保健组,在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工作。
第一时间派出应急医疗队。通过主动请战,20日上午9:10分,省人民医院第一支医疗队迅速出发前往灾区。车队冒着飞沙走石和不断的余震,于中午12:35分抵达灾区,随即展开伤员检伤、诊治工作,作为到达灾区的较早医疗队,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目前,该院共派出五支医疗队、15辆车辆、共86名医护人员奔赴地震灾区,完成检伤400多人次,诊治150多人次。由省人民医院牵头组织的国家应急救援队(四川) 于22日12:20—13:25在芦山震区移动医院内成功为一名右手拇指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伤员完成清创缝合手术。
全力打通生命绿色通道。地震发生之后,医院立即在急救中心门前清空场地,畅通通道,迅速动员轻微病人出院,并在急救中心和已启用的灾后重建项目—川港康复中心8楼建立集中收治区,全力做好床位、手术室、药品、血液、物资准备,跨学科组建医疗团队,实行多学科联合、团队化作战、个性化治疗,打通生命“绿色通道”。截止22日下午2点,医院共累计诊治地震伤员124人,住院79人,其中雅安灾区住院47人,尽最大努力,争最好结果,使伤员得以及时救治和妥善安排。同时,伤员及家属的食宿均得到完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