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卫健委驻子槽村工作队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不误,闻令而动,义无反顾,逆流而上,全力以赴,积极投身到抗疫第一线,配合村两委采取切实有效地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进行。
强化宣传。疫情发生后,驻村第一书记袁思文于1月23日主持召开驻村工作队会议, 及时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分析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提出今后疫情防控管用措施。由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共同编写的《子槽村防疫顺口溜》通过村广播、流动宣传车向全村村民播放,用通俗易懂语言宣传疫情防控各项政策和疫情防控卫生知识,并将“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不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内容制作成横幅20余幅挂满村社主要路口,同时将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及相关工作术语印制成《知识手册》、宣传页、宣传单约1000余份发到每家每户。同时制定了《疫情每日通报》制度,用村广播向村民通报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确诊人数、疑似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每天新增人数等抗疫情况,让老百姓明白当前战疫实时情况,从思想上重视当前疫情工作。
严格防控。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针对疫情发生正好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返村人员和走亲访友较多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四项疫情防控措施:一是加强对外来人员和车辆排查。在村主要进出通道大垭口处设置外来人员疫情防控检查站,安排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凡是进出村人员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对进出人员和来往车辆做好基本信息、体温检测等登记,并要求外出人员必须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今年我村没有武汉市务工返乡人员,对其它省市回来的50名务工返乡人员全部进行了信息摸排登记,要求他们实行居家隔离14天,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向村委报告。二是每天定时体温检测。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驻村工作队员坚持每天到各社农户家中,特别是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定时体温检测,体温偏高者,第一时间按程序上报。三是坚决落实“五早”。要求在家村民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坚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第一时间要向村委报告,不要擅自到不具备条件的医院和诊所就诊。四是引导村民做好个人防护。要求全体村民做到不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风,开展全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倡白事简办、喜事不办,在家人员自觉居家隔离,做好个人防护,不给社会添乱,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疫情发生以来,截止目前为止未出现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

落实责任。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村成立了由驻村工作队、村社干部、村民代表参加的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逐项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分工,到事到人,明确时间节点和重点任务,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两委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党员和村民代表具体落实、跟踪反馈的责任机制,对外做到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对内做到职责明晰、配合密切,全面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切实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网。

强化督查。自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主动放弃春节休假时间,舍小家、顾大家,与村两委干部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全员进入“战斗状态”,实行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克服冬季寒冷和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通过不定时查岗、明察暗访等方式,督查全村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对没按要求落实的情况,要求及时整改到位。在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努力工作下,子槽村无一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保了子槽村疫情防控实现零输入、零感染的目标。
(转自南充市卫健委网站)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09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