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老龄健康发展中心 > 老龄健康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吃药喝水不简单、“每日三次”您弄对了吗?一文读懂!

【发布日期:2025-02-18 】 关闭

01吃药喝水不简单

亲爱的老年朋友们,吃药喝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再日常不过的事情,那么,是不是所有放进嘴里的药都应该喝水吞服?水与水之间又有没有区别呢?


你们好,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物质——水,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1500-2000毫升。

我也是你们使用口服药物时最得力的帮手,我来考考大家:是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需要多喝水呢?


一、胃黏膜保护药

(应限制饮水)

我们是胃黏膜保护药,硫糖铝、果胶铋,枸橼酸铋钾都是我们家族的,要想我们药效好,服药后1小时内尽量不要饮水

为什么呢?

服药后我们进入胃后会形成保护膜,喝水可能会把保护层冲掉

对的,有了这层保护膜,我好舒服呀!

二、止咳药

(应限制饮水)

我是大家最常用止咳药,喝下我以后要少喝水。

糖浆很甜,喝点水不是会舒服些吗?

原本黏稠的我会黏附在发炎的咽喉部而发挥药理作用,用后应少喝水,特别不应喝热水,避免将局部的药物冲掉。

这样呀,我学到了!

三、舌下含服药物

(应限制饮水)

我是硝酸甘油,是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治疗药物,使用我时不能需要饮水,因为我的给药方式是舌下含服

什么是舌下含服?

舌下含服是指将药物置于舌下,由舌黏膜静脉吸收,这种给药方式吸收速度快。

喝了水会怎样呢?

喝水以后我会被冲到胃肠道,可我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很低,最终能够起效的不到10%,所以用药后不要喝水哦


啊!原来有那么多的常见药物用药后都要少喝水呀,那吃药时用的水是不是什么水都可以呢?


水的温度有讲究

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物:

助消化药:含消化酶的药物,超过人体体温(40℃以上)即失效,因此不宜用热水送服。

维生素类:维生素性质不稳定,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受热后易被破坏而失效。

含活性菌类药物:如乳酶生、整肠生等,该类药物遇热会引起活性菌被破坏,因此不能用热水送服。

送服药物有限制的饮料:

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和果酸,这些酸性物质容易导致各种药物提前分解,这样不利于药物在发挥药效。特别是西柚汁,容易影响药物的代谢,如调血脂药阿托伐他汀、抗凝药华法林等。

茶水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很多药物会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因此,用茶水服药会影响药效。

矿泉水中存在矿物质和金属离子。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四环素类、阿伦膦酸钠等药物可与金属离子(钙、镁、铝、铁等)形成络合物,影响药物的吸收,所以尽量不要用矿泉水送服。


小水滴有话说


咳咳,总结一下:

胃黏膜保护药、止咳糖浆、硝酸甘油这些药物用药后不宜喝水。

 助消化药、某些维生素、含有活菌的药物不宜用热水。

果汁、茶水、矿泉水可能影响药效,可选用凉(温)开水送服药物。



温馨提示

用药时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在医师、药师指导下用药


02“每日三次”服药有误区

我们在吃药时经常会看到说明书上写“每日三次”,很多人就会在吃饭的时候,早、中、晚各一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每日三次用药,其实和吃饭没有关系

下面来看看不同服药次数的正确方法吧:

每日一次


每日一次,指的是每天同一时间服用一次,这个“同一时间”划重点。比如每日早上或晚上。某些药物在说明书中有规定服药时间的,以说明书为准。比如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应在早晨的餐后服用,可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每日二次

如果用法标明每日二次,那就是指每天早晨、晚上各一次,相隔约 12 小时,比如头孢克肟。


每日三次

划重点!!大家最容易误会的每日三次,以为指的是每日早、午、晚各 1 次。但注意:不是早中晚饭。这里指的是相隔约 8 小时,这是按照一天 24 小时除以三次来划定的。如果我们按照三顿饭的时间,那晚饭距离第二天早上的早饭时间就太长了会影响药物在体内浓度的稳定性

比如对于血药浓度稳定要求较高的抗菌药物、抗癫痫药、治疗震颤麻痹药、降压药等,可能会严重影响疗效。

而早饭和午饭,或者午饭和晚饭之间,肯定是要小于8小时的,这样可能会造成药物浓度偏高,也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更何况吃饭的时间可能并不规律,不论如何,用吃饭来计算服药时间都是不严谨的。

如果严格做到 8 小时服用一次有困难,比如对于口服抗生素来说,前后相差两个小时问题也不大,让服药间隔尽可能均衡就好。


每三餐各一次

凡事无绝对。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还真就和三顿饭的时间相关,比如降糖药和治疗消化系统药物,由于血糖或胃酸的高低与进食有关,所以这两类药是要跟着三顿饭的时间来吃的,而不是隔 8 小时一次。

但这类药物毕竟是少数,说明书中也会有特殊标记。其他没有强调和吃饭时间一起的,要求一天三次服用的药物,还是要尽量按照八小时一次来服用。

其他情况

每日四次,按照之前的思路,就是相隔约 6 小时服一次,比如 7 点,13 点,18 点,睡前类似,也要看具体的作息时间,如果睡眠时间很长,可能需要中间唤醒服药一次。

关于药物间隔,大多数药物是按照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而定的。有些药物需要维持药物浓度的稳定,因此需要固定的时间服用,如治疗帕金森的药物需要每 8 小时服用一次,还有些药物需要每 12 小时服用一次。

但有些药物只是提醒大家并不能小于规定的时间间隔而已。比如对乙酰氨基酚要求两次间隔 4-6 小时,我们吃了之后退烧效果不错,后面 12 小时才烧起来,也可以等到 12 小时再吃第二次。后面如果不再发烧了,随时可以停药,并不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中的间隔来服用药物这类药物属于按需服用的药物,就是需要它就可以吃,不需要了,就不用吃。

总而言之,药物的事儿不要大意。不论是用药时间,还是用药方式,多看几遍说明书会更加稳妥。实在还有疑问,那就去问专业人士吧!

1.《吃药喝水不简单》作者:谌茜(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原创文章,图片为AI生成)

2. “每日三次“服药有误区”来源:科普中国(免责申明:图片来源于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澳门博彩官网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澳门博彩官网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全球十大网赌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