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李婆婆在家中弯腰拖地后,便腰背部疼痛不适,并逐渐加重,导致腰背不能伸直,卧床休息也不能缓解,翻身活动困难。
本以为休息几天就能好,可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愈加疼痛。于是李婆婆到医院检查,原来并不是简单的腰扭伤,而是骨质疏松伴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因此,骨质疏松也被称为骨骼的“隐形杀手”。
为何骨质疏松是“骨骼的隐形杀手”呢?
骨质疏松可不只是腰酸背痛,患者极易发生脆性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将导致长期卧床。研究发现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而存活者中有5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骨质疏松与哪些因素相关呢?
经常摄入咖啡、可乐、浓茶等
不晒太阳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体力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等
而骨质疏松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继发性骨质疏松可继发于多种因素,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饮酒、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可患病。
如何击败“骨质疏松”呢?
看看这几大绝招!
均衡饮食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准则和核心推荐,平衡膳食原则转化为各类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的图形化表示,形成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钙和维生素 D 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
钙的最佳食物来源包括牛奶制品、大豆类制品、水产类、坚果及深绿色蔬菜,大量研究已表明,乳制品、钙和维生素 D 的摄入对于提高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有积极作用。
因此,日常生活我们可通过饮用牛奶或补充钙剂来增加钙摄入量,使钙总摄入量达800-1200 mg/d。
适量运动
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是有益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并保持骨量,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健康状况。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3)》推荐: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应遵循个体化、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规律进行中、低强度的多元化运动,如有氧运动、肌肉强化、平衡训练等,维持现有功能的适度提高为目的;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一些负重运动,增强肌肉强度、预防跌倒;
建议: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300 min中等强度运动,或者每周75-150 min高强度有氧运动;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多合并膝关节骨关节炎者,不建议进行下蹲、登楼梯、爬山等运动,避免弯腰等过度运动或不恰当运动带来的机体损伤。
戒烟限酒,适当日照
烟草中化学物质可干扰钙的吸收,导致骨密度下降,增加骨折风险;过量饮酒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影响骨骼健康;因此骨质疏松患者应戒烟、限酒。
除了烟草酒精,还应避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等。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内生维生素 D 形成,进而促进肠道内的钙吸收,因此充足的日照有助于维持体内钙离子平衡,进而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作为骨骼的隐形杀手,如何正确药物防治,还得听取专业医师意见,一定做到早预防、早诊治、定期随访。
本文作者:赵露婷、莫鹏利、谢梅 (资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