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冬季容易便秘
便秘可有以下表现:排便次数减少,一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燥或结块;排便困难,如排便时间长、排便时感觉有阻碍、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需手按腹部帮助排便等。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便秘主要病位在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当脏腑功能失调,如肺的宣发肃降、肝的疏泄条达、脾的运化、肾的温煦濡养出现问题时,也会影响大肠的功能。
冬季气候干燥,肺喜润恶燥,肺和大肠相表里,燥邪犯肺,也会影响大肠。当津液不能濡养肠道,出现津液亏损时,水液无法濡润大肠,人们就容易出现便秘。
如何预防冬季便秘
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上(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胃肠道疾病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饮水量),每日晨间饮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减少浓茶、酒精、咖啡的摄入。
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荤腥、辛辣刺激性食物。高纤维饮食对便秘的治疗有积极作用。人们可用粗杂粮代替部分精细食物,多吃蔬菜、菌藻类以及带皮水果,如苹果、梨、西梅、蓝莓、番石榴等。
加强锻炼,尤其是腹部的锻炼。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排出肠道中的气体。人们可以每天进行1小时左右的运动,如慢跑、游泳、跳绳、跳舞等。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早上起床后或饭后是较为理想的排便时间,因为这时肠道蠕动较为活跃。蹲姿排便是较为传统且推荐的姿势,它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有助于粪便顺畅地排出。如果使用坐便器,可以在脚下垫一个小板凳,以加大直肠角,使排便更顺畅。在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不要玩手机或看报纸。
推拿帮您缓解便秘
便秘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如口服益生菌、使用润滑剂、针灸、穴位贴敷、推拿等。下面,为您介绍一些有助缓解便秘的传统推拿手法:
1.顺时针按摩腹部并配合穴位点按。仰卧于床上,用手按于腹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顺时针按摩,注意力量轻柔、适度,力量比表皮稍微深透一点即可,不要过于用力。每次按摩3~5分钟,可配合点按天枢穴和大横穴。按揉上述穴位四个八拍,以感觉微微酸痛为度。
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脐旁2寸(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或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
大横穴 大横穴属于足太阴脾经,位于脐旁4寸。
2.按揉支沟穴 支沟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刺激这个穴位可以宣通三焦的气机,有助于排便。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按揉两个八拍,以感觉酸痛为度。
3.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养生第一大穴”,大家可以采用按揉、艾灸等方式刺激足三里穴,以增强正气。可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力度适中,每次两个八拍,以有酸胀或发热的感觉为宜。
便秘推拿无痛苦,见效快,但也要注意,有肠道疾病、腹部肿块、出血性疾病、腹部皮肤破损的患者以及处于妊娠期和月经期的女性,不宜进行腹部推拿。
食疗养生方缓解便秘
中医学把便秘分为实秘和虚秘两大类。实秘指便秘属实证的,又可分为热秘、气秘和冷秘;虚秘指便秘属虚证的,多为慢性便秘,常见气虚、阴虚、血虚以及阳虚四种证型。
热秘:表现为大便干结、我排便困难,伴口干口臭、面红心烦。
生军茶:取生大黄(别名生军)4克,以沸水冲泡5分钟,加白糖适量调味,代茶频饮,一日1~2次。
冷秘:表现为大便艰涩、排出困难,个伴腹部冷痛、不喜按压、手足不温、或有恶心呕吐等。
薤白粥:薤白10~15克(鲜者30~50克),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温食,一日1~2次。
气秘:表现为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或便而不爽伴腹胀肠鸣、胸胁胀闷等。
木香槟榔粥:取木香、相槟榔各5克水煎留汁,入粳米100克煮粥,粥将熟时加冰糖适量,煎化开即可,温食,一日1~2次。
气虚秘:表现为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伴精神不振,身疲乏力。
牛髓膏:取人参、山药、桃仁杏仁各60克、核桃肉90克研为细末,牛髓90克放入铁锅内,加热溶化,再加入蜂蜜240克熬炼,煮沸后滤去滓,加入药末,用竹片不断搅拌,至黄色为度,候冷,瓷器盛装备用,用时每次5~10克,空腹嚼食。
血虚秘: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不畅,伴面色无华、头晕失眠。
奶蜜饮:取黑芝麻25克捣烂,用煮好的牛奶、蜂蜜各50毫升调匀,清晨空腹饮用。
阴虚秘:表现为大便干结、状如羊屎,伴形体消瘦、口干口苦。
桑椹地黄蜜膏:取桑椹500克、生地黄200克水煎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黏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服,每日2次。
阳虚秘:表现为大便干或不干、排解困难,伴面色青白、畏寒肢冷。
锁蓉羊肉面:取锁阳、肉苁蓉各5克水煎留汁,待凉,取面粉200克,以药汁合面做面条,用羊肉汤煮面,加葱、盐等调味即成,作主食或点心食用。
来源:健康报、中国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