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常住人口141.26万,60岁及以上人口占22.52%,65岁以上老年人中失能、半失能、失智占13%。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深入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径,推动医养服务融合增效,于2024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
一、构建多层次医养服务体系,优质服务网络“结”起来
(一)出台一揽子配套政策。将医养结合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规,出台《成华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创建方案》《公共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公建民营管理办法》等“1+N”政策韦德体育官网,完善各项优惠政策。
(二)着力构建服务体系。构建“以区属公立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社会医养服务资源为补充”的三级医养服务体系,包含7家医养结合机构、42家养老服务组织、8处社区医养综合体、105处日照中心、47处助餐点位、30个养老机构、7家长护险上门服务机构。
(三)有效破解难题。整合民政、人社、卫健、医保、市场监管、建设等部门的横向联系,明晰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性质、主体、对象和范围,扩大长照险待遇保障的范围,鼓励医务人员、志愿者到机构服务,强化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升医养服务质量。
二、探索医养联合试点建规范,行业标准示范“立”起来
(一)打造行业标准示范。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服务标准、科研机制、培训基地、医养系统、服务角色、政策联动、服务模式、交流平台、服务体系及医养产业“十个亮点”,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操作的“成华标准”,梳理形成《成华区医养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用清单标准指导医养服务“怎么干”、业绩“如何评”。
(二)创建服务基地示范。建成国家首批医疗护理员专项能力培训实践基地、教育部健康养老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智慧医养应用示范基地、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省级培训基地、四川省老龄健康发展中心医养孵化基地等,打造区域医养基地标杆。
(三)形成人才培育示范。与成都医学院、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建立“产教研融合基地”,成立成华区区域医养联盟,共计开展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四川省医养服务管理人才培训等各类培训112期,培训学员9000余人次。
三、实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医养联动真正“合”起来
(一)加强示范引领。采取“龙头引领+全域联动”模式,以区属中医院为示范,试点医养机构“分区管理、动态转换”服务机制,提供“基础医疗+急症处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慢病康复+精神抚慰”“生活照护+文娱支持”“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连续性医养服务新模式,促进医疗卫生、养老动态管理服务的无缝衔接。
(二)补充社会资源。引入西南地区最大规模康复专科医院力量,共建医养联合项目。将护理站吸纳进社区党建共建圈,形成以上门照护服务为特色的社区医养结合业态,推动养老服务品质化。发展智慧医养、智慧养老、智慧助老等“互联网+”医养服务,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终端困难。
(三)织密基层网底。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整合社区微型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资源,做优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2024年底6月,签约老年人13.68万人,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6455人,对有医养需求的老年人“全人、全程”管护,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