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但实际上,牙疼往往就意味着身体已经有了疾病——可能是牙齿的,也可能不是牙齿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老年人群常见病,牙齿相关的疼痛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情绪紧张甚至焦虑,从而引起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而增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牙疼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群,当出现相关症状,最好的办法当然还是尽快就诊。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先了解一些牙疼的知识,以便大家更好地求医寻药。
一、牙源性疼痛
我们先说说确实是牙疼的。牙源性的牙痛,意思就是问题出在牙上面,通常可能有以下原因:
1、牙齿敏感
牙齿敏感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温度、化学、机械)后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牙体疾病共有的一种症状。如果你曾在喝完冷饮或热饮,进食凉食或热食后,感到牙齿疼痛,你就已经患上了牙齿敏感。来自于敏感牙齿的疼痛并不总是持续的,经常呈间断性。老年人群中可能常见以颈部楔状缺损、牙周炎导致的牙根暴露等。
2、龋齿
当牙齿损害已进行到牙本质时,牙齿开始有酸痛的感觉或咬物时感到酸软、一过性疼痛,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甚至引起短暂的疼痛。
3、牙隐裂
由于咬硬物等外部过度受力,导致牙齿产生微小裂缝,伤及牙本质、牙神经时产生的定点性、撕裂样牙疼。
4、牙髓炎
当牙齿损害穿透坚硬的牙体组织到达牙髓神经组织,一般牙齿会发生自发性剧烈疼痛,有时放射到脸颊部、头部、耳部,引起相应部位疼痛。
5、根尖周炎
当细菌通过牙齿根管系统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牙齿钝痛、胀痛、咬物痛。
6、牙周炎
牙龈等牙周组织发炎会引起牙齿出现肿胀感、咬合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
7、阻生齿
并非所有的阻生齿萌生都会导致牙痛,只有当萌生的智齿由于牙颌空间不够而成为阻生智齿时,引发冠周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时,才会出现疼痛。
二、非牙源性疼痛
牙疼,有时候也会迷惑人——你可能会觉得半边脸很疼很疼,但可能疼的并不是牙,或者即使疼的是牙,问题却不在牙。
1、颌面部组织器官疾病
因为与牙齿位置临近,所以颌面部组织器官的疾病也会引起牙痛,例如颞下颌关节紊乱、急性上颌窦炎等。颞下颌关节紊乱会出现颞下颌关节、咀嚼肌肉及相应区域牙齿疼痛等症状,常由偏侧咀嚼、精神情绪紧张等心理因素、睡眠不佳或关节器质性病变等引起。此时可尝试用湿毛巾热敷咀嚼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也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改善和缓解疼痛症状。
2、神经性疼痛
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以及三叉神经痛等。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牙痛的疾病,典型表现是常常在刷牙、洗脸、吹凉风时,一侧面部突然爆发剧烈疼痛,持续时间为数秒到数分钟,少部分患者的疼痛会持续数小时。发病率大概是6500人中有1人,且年龄通常超过50岁,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
3、心源性疼痛
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源性疾病,可能会反映在左侧下颌,引起牙痛。因此当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相关病史,尤其是老年人群,当出现多个牙齿持续性疼痛,常为牵涉痛,且疼痛部位不明确,同时伴左前胸疼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
预防胜于治疗,“牙好胃口就好!”口腔健康对于老年人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建议您每年坚持进行至少一次的口腔检查,为您的口颌系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谭学莲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牙体牙髓病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