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腔保健比起身体其他部位来说更容易被忽略。
根面龋即“根面虫牙”是危害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在牙根部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疾病。
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表面覆盖的是牙釉质,牙根表面覆盖的是牙骨质,牙釉质是全身最坚硬的组织,而牙骨质的硬度远远不及牙釉质。
因此,当“虫牙”发生在根面牙骨质时,进展非常迅速,加之牙骨质薄而呈板层状的结构,细菌很快就到达牙本质、牙髓,并进一步向根尖方向发展,导致根尖周炎的各种症状,如冷热敏感、疼痛及食物嵌塞。
有时病变可形成环绕牙根的环形损害,最终引发牙折,形成残根,影响牙齿正常咀嚼功能。
如果不重视口腔保健,不及时有效去除根部牙菌斑,将会对牙根的健康构成持续性的威胁,除了引起“根面虫牙”外,长期的菌斑堆积还可导致牙龈发炎、出血、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同时这些细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向各组织器官转移定植,成为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群患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例如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可能会因为误吸、呛咳而发生反复的细菌吸入到肺,从而导致肺部感染。
对于佩戴义齿假牙的老年人来说,假牙的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在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义齿摘下来泡在清水里,除了有助于义齿清洁,也能有效防止睡觉时义齿脱落导致窒息的问题。
口腔保健是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提高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教授老年人正确且易于掌握的口腔保健技能是当前口腔健康宣教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怎样科学维护口腔卫生,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有哪些?
第一:正确有效的刷牙
改良巴氏刷牙法是口腔医生推荐的正确的刷牙方法。要求每天至少早晚两次,使用小头、软毛的牙刷,建议每餐之后都进行刷牙或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清理唇颊面时,将刷毛与牙面呈45°放在牙齿牙龈交界处,水平颤动4-5次,轻轻拂刷
清理咬合面时,将刷毛放在牙合面上,轻轻加压,做短距离的前后向颤动
清理舌腭面时,注意上下前牙区将刷头立起,做上下向拂刷,后牙区清理与唇颊面方法一致,每次刷1-2颗牙,注意重叠。
第二: 正确使用辅助清洁工具,提升自身口腔健康技能。
通常刷牙只能清洁到牙齿外面、里面及咬合面三个面,相邻牙齿之间的牙缝是清理不到的,牙缝里的细菌如鱼得水,利用未清除的食物残渣代谢生长,破坏牙体组织,从而引起食物嵌塞,冷热敏感甚至牙齿疼痛。
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用于清理牙缝:
1.冲牙器:又叫做水牙线,利用加压后的水流清理隐藏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等,适用于各群体,尤其是手部活动不太灵活的老年群体,能有效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冲牙器的使用方法 :
选择合适的冲洗模式,将喷嘴垂直放置于牙面或牙齿之间,切勿高压直射牙龈.
2.牙线:利用牙线在牙间隙牙齿表面的刮擦去除邻面的菌斑。对于老年群体来说,牙线棒使用起来更加简便。
牙线的使用方法
剪下一段约20-25cm长的牙线,将两端分别卷在两手的中指上,两手指间留下约10cm长的牙线
使牙线尽量贴紧牙面,呈C字形包绕牙齿,上下刮擦3-5次
牙线棒的使用方法
握住牙线棒的手柄,以拉锯式进入牙缝
使牙线尽量贴紧牙面,呈C字形包绕牙齿,上下刮擦3-5次
3.牙缝刷:又叫间隙刷,有从大到小的不同型号,适用于牙缝较大的老年群体,较快清洁牙缝里的食物残渣。
牙缝刷的使用方法
根据间隙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牙缝刷
沿着牙龈倾斜地贴住牙齿根部与牙龈边缘
上颌刷头向下,下颌刷头向上,轻轻转动刷头插入牙缝间,拉锯式前后移动3-4次
上述这些工具搭配使用,能够更好地清洁牙齿,维护口腔健康。
第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很重要。
口腔常见疾病多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能尽早发现这些问题,就能够及时给予解决,不至于因为长期的口腔问题,导致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加重。
口腔检查可以提供正确的口腔健康指导、科学的治疗建议,对促进口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专科检查。
希望老年人人不光能够活得长,更能够活得健康,口腔健康是守卫全身健康的重要环节,定期口腔检查,像关注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一样关注口腔健康!
作者简介:
吴嘉馨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老年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