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老龄健康发展中心 > 老龄健康 > 健康科普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为何高发于老年人?一文教你防治

【发布日期:2023-03-10 】 关闭

相信很多老年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当久坐或久蹲后突然站起来,可能会出现眼前发黑或头晕的情况。

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放在心上。殊不知,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体位性低血压,它是由于人突然起身后,全身血液迅速流向身体下部而导致脑部暂时性供血不足引起的

体位性低血压不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也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什么体位性低血压偏爱老年人?

调查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患体位性低血压者约有15%。 体位性低血压与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冠心病以及猝死等密切相关。

老年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常见的原因主要有: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心脑血管发生退行性改变,当体位变换时容易出现心排血量降低,导致脑部血液流量不足,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2、疾病影响

老年人常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通过各种方式影响血压调节,从而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几率。

3、药物反应

老年人由于患有慢性疾病,往往需要服药控制。而部分药物,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此外,不少老年人平时活动少或长期卧床休养,突然站立后,也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应该如何防治体位性低血压?

除积极治疗病因外,不妨从以下3个方面来入手。

1、合理饮食

不要偏食,注意荤素搭配,多吃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奶酪、牛奶等,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少食多餐,每顿7分饱即可;忌酒;餐后不要立即活动,建议坐着休息半小时左右再起身行走。

                                                                      

2、适当运动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一个重要手段。建议首选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等相对缓和的项目。运动过程中要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尽量不要出现长时间的下蹲或突然改变体位。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3、起居护理

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觉时床头可适当抬高25cm到30cm,有助于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起床时要缓慢变换体位,醒来先在床上平躺1分钟再坐起,在床边坐1分钟无头晕不适再站立,在床边站立1分钟再行走。另外,日常洗澡时要避免水温过高或洗澡时间过长。

总而言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并且要养成良好的血压管理习惯,才能更好地享受美好健康的老年生活!

bet365体育 体育博彩 网赌平台推荐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pg电子游戏试玩 青岛市科技局 鞍山市林业局 南通市科技局 大理白族自治州科技局 乌兰察布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