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平时大家也要多留意,如果身体出现“3处臭”,小心了,那是肠道向你发出的报警信号!
身体3处发臭,可能是肠道在求救!
1、大便臭
大便气味,是辨别肠内环境好坏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除非吃肉太多,否则大便不会特别臭。如果天天排便恶臭无比,尤其是以下几种“臭便”,大家就要警惕可能是肠道出问题了,最好到医院检查。
鱼腥臭味的大便:可能提示阿米巴性肠炎;
酸臭味的大便:可能见于脂肪酸分解或糖类异常发酵性疾病,比如发酵性消化不良;
恶臭味的大便:可能提示慢性肠炎、重度痢疾、消化道大出血、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等胰腺病变、结直肠癌。
2、屁臭
说起放屁这事,有些人只会觉得尴尬,却不知屁的一些“风吹草动”,都和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放屁臭,一方面可能是肠道内有较多粪便潴留未及时排出,提示身体该去排便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屁的成分发生了改变,比如蛋白质类食物吃多了,导致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等臭味成分含量上升。
另外,如果出现臭鸡蛋味和腥臭味的屁,可能和胃肠炎、消化道出血以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有关,建议赶紧到医院检查一下。
3、口臭
或许有人好奇,口臭不应该是口腔问题吗,怎么又跟肠道有关?事实上,胃肠道问题也是引起口臭的原因之一。
比如消化不良的人,因为胃肠道功能较弱,食物不易消化和排空,长时间堆积在胃肠道中,在细菌作用下腐败分解产生各种臭味。这些臭味若经过口腔呼出或残留在口腔内,就会形成口臭。
此外,便秘患者体内滞留的大便会产生粪臭素、吲哚、硫化氢等有臭味的气体,部分气体也会经由口腔呼出去,引发口臭。
4个习惯特伤肠道,有的赶紧改
1、吃得过油
生活中不少人都喜欢吃油炸食物,酥脆的口感和诱人的香味,轻而易举就能勾起人们的食欲。但这类“高油”食物不宜多吃,吃得太油容易刺激胆汁分泌,增加大肠中胆汁酸的浓度,使得肠内厌氧菌数量增加。而厌氧菌中含有一种能促使致癌物质激活的酶,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2、忍便不排
都说现代人太忙了,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锻炼,有时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然而,有便不排可不是个好习惯。长期忍便,会导致肠壁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排便反射减弱,即使直肠里堆积了很多粪便,大脑神经系统也接收不到便意信号,进而引起便秘。
3、久坐不动
正如上文说的,很多人忙起工作来,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而久坐不动会使肠道蠕动减少,粪便在大肠停留的时间延长,增加粪便致癌物对大肠黏膜的刺激,久而久之,还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所以,生活中要减少久坐时间,特别避免久坐超过90分钟。另外,多做提肛运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肛肠疾病。
4、乱用药物
滥用药物(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将会抑制或促进部分肠道菌群生长,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出现口腔异味、胃部不适、恶心、便秘、腹泻、情绪不佳、焦虑等症状。长期以往,甚至会导致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