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经常感觉腰痛、四肢疼痛?您是否已经发生脊柱畸形?您是否已经出现自发性骨折?如果您已经出现前述相应表现,那么您需要警惕自己是否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1994)。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又分为绝经后、老年性以及特发性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常发生在妇女绝经后的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一般指年龄在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确。因此,这就意味着,如果您是一名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或70岁上下的老年人,您就需要关注您的骨骼健康了!
那么,怎么判断您是否患上了骨质疏松症呢?目前,常用的指标是已经出现了脆性骨折和(或)骨密度低下。脆性骨折,指的是非外伤性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而骨密度测量则是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最佳的定量指标。如果您是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或70岁上下的老年人,那么建议您做一次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XA),以便及时干预骨质疏松的进展,防止进一步出现脆性骨折。
当您拿到一份骨密度报告时,您可能会充满疑问:我有骨质疏松吗?我的骨质疏松严重吗?根据WHO1994年推荐的诊断标准(对于绝经后妇女以及≥50岁的男性,其骨密度用T值表示):当T值≥-1.0时,为正常骨密度;当-1.0>T值>-2.5时,为骨量低下;当T值≤-2.5时,为骨质疏松。而当T值符合骨质疏松标准的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即可认定为严重骨质疏松。
如果您已诊断为骨量低下或骨质疏松,那么您就必须要好好呵护你的脆弱的骨头了!
首先,是调整生活方式。您需要多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日照,因为足够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提高峰值骨量,减少骨丢失;多进食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有助于成骨细胞的活动;您还需要戒除嗜烟、酗酒、高盐、大量饮用咖啡等不良嗜好,因为这些都可能导致骨的丢失;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物等)也是基本要求;防止跌倒和关节保护也是避免重度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关键。
其次,您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钙剂的补充可以减缓骨的丢失,改善骨矿化。对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为1000mg/日。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可获得的元素钙约400mg,因此每日应额外再补充元素钙500-600mg。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以及降低骨折风险有益。我国老年人推荐的日摄入预防量为400-800U/日;治疗量为800-1200U/日,使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3的前体水平≥30ng/ml为宜。
最后,您可以去医院寻求专科医生为您开具抗骨质疏松药以提高骨量和骨质量、降低骨折风险。当您就诊于骨质疏松门诊时,您将有三种基本选择,即: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刺激剂和多重作用机制的药物。骨吸收抑制剂如:双磷酸盐类(如:阿伦磷酸钠、唑来膦酸等)、依降钙素(作为钙调节剂,可抑制骨吸收、减慢骨量丢失的速度)、雌激素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骨形成刺激剂:甲状旁腺素、维生素K2等。多重作用机制的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雷奈酸锶、部分中成药等。当您去专科就诊后医生会根据您的基本情况为您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亲爱的老年朋友们,你们需要明白:骨质疏松可防可治,尽早预防可以避免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