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老龄健康发展中心 > 老龄健康 > 健康科普

北大六院专家说:老年人的焦虑,如何应对?

【发布日期:2020-02-27 】 关闭

新冠肺炎的出现,让社会大部分群体都陷入到焦虑情绪中,包括老年人群体,目前报道的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合并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占多数。那么,老年人的焦虑有哪些表现呢?

焦虑是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遇到的情绪体验,从儿童时期的分离焦虑,学生时期的考前焦虑,成年后的婚前焦虑、职场焦虑,到年老后的躯体性焦虑等。轻中度的焦虑情绪,通常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就像我们面对本次肺炎疫情,因为担心被感染而产生的焦虑恐惧,会促使我们做好各种防护措施。但过度的、不适宜的焦虑会造成不良后果,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焦虑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情况下出现的内心不安状态,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坐立不安,常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见于焦虑障碍。

一、焦虑障碍主要临床表现

(一)精神性焦虑

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警觉性增高,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敏感,易于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易受干扰;难以入睡、睡中易惊醒;情绪易激惹等。

二)躯体性焦虑

表现为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表现为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地来回走动,无目的的小动作增多。肌肉紧张表现为主观上的一组或多组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

(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表现为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尿频等症状。

(四)其他症状

此外,部分老年人还会出现易疲劳、反复洗手、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等症状。

二、保护易感人群

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因为躯体疾病、退休、丧偶等应激因素,其焦虑情绪更多集中在躯体健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形式更侧重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身体不舒服,对死亡、孤独和无人照顾的恐惧与担忧。总体而言,焦虑情绪在老年人中并不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为常见,但如果持续严重存在,很可能是精神心理问题,需要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作者:屠丽回 李涛

转自:“学习强国”app 


十大赌博正规平台 立博中文版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赌lol比赛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bevictor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