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卫函〔2022〕92号
李俊英委员:
您提出的《制定普惠性生育政策,完善女性生育保护》(第0208号提案)收悉,我委商请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并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0—3岁幼儿托育服务,建立公立化、公益化、普惠所有生育家庭的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议
2020年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20〕1号)韦德体育官网,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做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韦德体育官网下发《关于印发四川省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细则(试行)》和《四川省托育机构管理规范细则(试行)的通知》(川卫规〔2020〕8号),对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和规范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2021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编制《“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十四五”托育服务专项规划》。推进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活动,促进托育服务规范发展。2022年,省委省政府将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列入全省30件民生实事,计划新增5800个普惠性托位,投入资金0.58亿元。拟对提供社区托育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提供社区托育服务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用于提供社区托育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发〔2021〕30号)(以下简称《决定》),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省委省政府将出台《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积极发展普惠托育体系。一是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完善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二是落实国务院今年印发的《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进一步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三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等项目,实施好普惠民生实事,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将托育服务设施纳入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新建居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的标准规划建设要求,写入《实施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妇幼保健院、妇儿专科医院建立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到2025年,多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至少建成1所示范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或综合性托育服务机构。
二、关于“建立并完善普惠及所有生育女性权益的保护机制,改善生育的社会福利”的建议
(一)关于“生育母亲在孩子0-3岁期间,国家免征3年社保、医保”的建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决策部署,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国家明确要求由中央统一制定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政策,各地不得自行出台或调整相关政策。若中央出台鼓励生育方面的缴费、待遇有关养老保险政策,我省将严格贯彻执行,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反映提案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体现国家社会保险的强制特征和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生育母亲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是应尽的义务,也是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前提。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医保局的部署安排,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政策,落实三孩支持政策,稳步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优化经办管理服务,增强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质效,全面提升制度保障能力。
(二)关于“生育母亲生、养育期间没有任何收入的,按当地政策直接发给失业补助金”的建议。根据《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参保女性失业人员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期间,符合国家计划生育规定生育、未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可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3个月失业保险金标准的生育补助金。
(三)关于“对于因为生、养育孩子回归家庭成为家庭主妇,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被离婚的女性尤其是没有生活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弱势女性,应该由政府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为她们争取正当权益,同时给予一定政策救助”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88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第1090条“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帮助力度。一是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公共服务和就业帮扶。二是通过信访接待、群众来信和网上舆情监测等多种途径,针对招用、录用、使用女职工劳动过程中歧视女性的突出问题,向用人单位通报情况,听取意见,沟通交流,调解矛盾,指导、督促用人单位转变歧视观念,改正歧视行为。三是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和执法检查,依法查处侵害女职工劳动保护、生育、公平就业等权益违法行为。
三、关于“现在就业市场僧多粥少,就业越来越难,女性在就业市场本就是弱势群体(体制内除外),如果再多生养,用人单位更不敢招聘女性了,性别歧视会更严重”的建议
我省高度重视女性职工权益保障工作,坚持将规范女职工用工管理纳入日常执法检查的统筹安排。一是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结合日常执法检查加强对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自觉性,增强全社会对女职工权益保护的普通共识,强化女职工维权意识。二是拓宽投诉渠道。通过投诉举报窗口、电话、网站、信件等渠道受理侵权案件,同时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对已经形成的相关舆情,主动作为,及时处置,及时反馈处理情况,做到有案必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开展专项检查。不定期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检查及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专项执法行动。规范用人单位招录招聘行为,督促企业落实女职工产休假、育儿假等规定落实,有效地化解和减少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和冲突,推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持续关注卫生健康工作,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及建议。
韦德体育官网
202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