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卫函〔2022〕60号
廖聪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社区、街道建立公益心理咨询服务点的建议》(第425号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精神(心理)卫生工作的关心支持,在会商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后,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省公益心理咨询服务相关工作情况
(一)线下公益心理咨询服务情况。
1.齐抓共管,健全制度机制强化组织保障。近年来,省财政安排相关资金4.3亿元,支持实施城乡社区治理和社会工作服务试点示范项目,社区依托乡镇(街道)社工站和村(社区)社工室,积极为各类有需求的群体开展包含心理疏导在内的专业服务。教育厅先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实施意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规范》等,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重要内容。我委连续三年会同省委政法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全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重点工作任务,指导试点地区开展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出台《韦德体育官网关于探索开展抑郁症、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的通知》,结合健康四川-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筛查评估、心理干预、早诊早治等公益心理健康服务,惠及各类人群26.56万人。
2.夯实基础,积极搭建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国家级试点市绵阳、自贡和21个省级试点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在政法、卫生健康等部门密切配合下逐步推进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国家、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共有6231个村(社区)已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建成心理辅导室或社会心理服务场所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辖区范围内的社区重点人群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二)线上公益心理咨询服务情况。
1.持续开展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全省21个市(州)均依托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00%建立公益心理援助热线。2020年疫情期间全省共开通心理援助热线167条,经整合规范,目前省级96111及市县级共74条稳定运行中,提供7*24小时援助热线服务,月接线量约1000余个,累计电话服务63385人次,为大众提供极具可及性、专业性的公益心理咨询服务。
2.广泛推进心理健康科普宣教。省、市、县三级结合健康四川-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通过公众号、综合广播电台等多种媒介开展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心理疾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社会氛围。省精神医学中心依托省交通广播“我的心主张”栏目以及“大众健康报”“川观新闻”“今日头条”等开展系列心理科普。自贡市制作短视频、动漫等,通过自贡网、自贡在线适时推送,在自贡广播电视台播放心理健康知识等423期,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及相关求助渠道的知晓率,参与群众超过392万人次。绵阳市依托心理健康列车公众号、广播电台“我是大医生”、电视台《健康绵阳》访谈专栏推送心理科普,开展“‘青’爱的,益童成长”等关爱服务活动将心理健康知识带入儿童青少年群体中。
(三)培育组建多层次心理人才队伍。
在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市(州)推荐基础上,2021年我委建立197名专家组成的精神(心理)卫生省级专家库,做好人民群众精神卫生科普,培育专业人才队伍。试点地区通过举办各类专业讲座、培训班等,培养不同岗位心理服务人才,2020年全省培训心理骨干共计2040名,现有各级各类社会心理工作者2万余人,所有高校和1901所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935名专职心理辅导老师,1.5万名兼职心理工作人员。2021年,教育厅结合实际遴选35所普通高校与21个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结对共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省心理援助热线96111探索全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平台试点,目前覆盖成都、绵阳、凉山、阿坝等7个市(州)60所中小学300余名专兼职心理教师,现已为30家中小学校提供心理科普开通绿色通道。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提质扩面。总结推广绵阳、自贡国家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形成我省《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规范》,纵深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点结合政法、教育、民政、卫健、工会、妇联等部门现有“儿童之家”“居民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职工之家”“妇女之家”等阵地打造普通群众家门口的“心理咨询室”。
二是广泛培训各级各类社区心理服务骨干。针对社会心理骨干人员缺乏等实际问题,2022年我委协调资金,为教育、公安、司法、工会、妇联五个系统各培训100名心理骨干。建立分级分类心理工作者培训体系,进一步规范心理服务人员培训、管理、定期考核等。
三是持续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配合教育部门将继续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家校共育,在成都、自贡、绵阳、南充、广元5市探索开展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公益宣传,组织专家进行巡回讲座等。
对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完善措施,进一步做好我省公益心理咨询服务相关工作。
韦德体育官网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