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卫函〔2021〕178号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预防“同胞竞争障碍”,关注二胎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贵委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心与支持,你们的建议非常及时宝贵,对我省加强二孩以及今后的三孩家庭儿童心理健康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你们的建议我委高度重视,并在会商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后,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对“同胞竞争障碍”的科学探讨
“同胞竞争障碍”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社会关系。它是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的一个诊断条目,归属于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但1992年DSM-4《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已不再把它当作一种“精神障碍”,而是当作“关系问题”;在DSM-5里只提到“同胞关系问题”,归属于《可能成为临床关注焦点的其他状况》。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障碍”,儿童认知发育理论提到2-7岁处于前运算阶段,特点是自我中心思维,长子出现以自我为中心、抗拒或嫉妒是一种正常表现,而非是“病症”,同胞间的“竞争”有助于儿童学习及今后步入社会后必然面对的竞争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同胞关系会从敌对逐步过渡到和谐与敌对并存,进而实现和谐相处的状态,不必刻意“处理”。如果简单地把一种社会关系归类为心理疾病,这不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同胞竞争障碍”不是“精神障碍”,更像是“关系问题”,我们可以从科普心理知识、技巧,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来预防和缓解“同胞竞争障碍”。
二、我省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心理健康促进,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2020年6月,正式启动了健康四川-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连续3年我委会同省委政法委、教育厅、公安厅等9部门下发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年度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地区所有高等院校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的中小学校比例国家级试点市达100%,省级试点县(市、区)达80%,配备专(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面向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截至2021年5月30日,国家、省级试点地区4912个村(社区)建成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工作场所,1714所中小学建成心理辅导室,配备1.5万名专(兼)职心理工作人员。
(二)积极开展心理科普宣传,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素养
充分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睡眠日等积极开展宣传日、宣传周活动,普及精神、心理健康知识。定期进乡村、进校园举办大型宣传、义诊、公益讲座等活动,制作抖音视频、漫画、文学作品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2020年开展全省心理健康素养评估,掌握全省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将心理健康素养纳入十四五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三)搭建公益服务平台,共同呵护孩子心理健康
四川省建设省级心理援助热线(96111),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及时、匿名、经济、方便地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2020年2月6日开通至今,接听近1000个家长来电,咨询子女教育问题;700余个未成年来电,其中年龄最小的8岁,咨询与父母关系、情绪管理、学习压力等问题。同时,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开展儿童、未成年人、妇女等人群心理健康工作,共同维护孩子心理健康,促进家庭和谐稳定。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家庭、个人共同参与,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上,要大力倡导家庭和家长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筛查管理、实施分类干预三级预防来共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一)搭建家庭教育服务平台,推动心理健康进家庭
同胞关系的关键在于父母,父母将陪伴孩子成长全过程,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首站,也是监督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和态度可直接影响子女。整合社会资源,重点针对留守儿童,制作相关知识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利用单位工会、社区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学校等平台,向家庭普及心理防护知识(比如育儿知识、情绪管理技巧、亲子沟通技巧);利用“两微两网”即四川家长学校总校网站、四川早教教育网站,以及各地家教、早教微信平台搭建家庭教育宣传平台,建立各级“好家风好家教”微课堂群,服务广大家庭科学家教、汲取经验、信息交流。提高父母心理健康素养,加大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进而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与同胞关系和谐。
(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构建良好社会环境
良好的同胞关系需要优质社会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动漫等形式,广泛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开展大众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利用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社区活动中心、未成年成长指导中心、学校等公共服务机构,为流动、留守和困境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及其家属等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整合社会资源,设立市县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妈妈互助队”、“代理家长”、大学生志愿者等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安全教育、作业辅导等服务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加强部门联动
稳步推进我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村(社区)、学校、单位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部门联动,引导家长、医疗机构、社区、第三方公益组织共同参与孩子心理健康工作,积极会同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探索“家、校、社、医”四维联动机制。
(四)实施精准筛查,加强分级干预
做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筛查评估和心理健康动态调查,实施分级分类干预,对筛查发现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对中、高危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转介到精神卫生专科医疗机构进行诊治,确保心理问题得到及时干预。
韦德体育官网
2021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