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卫函〔2018〕138号
唐容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爱自闭症患者家庭,重视自闭症孩子康复教育的建议》(第0515号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组织省精神医学中心、省精神卫生中心等相关单位充分研究后,答复如下。
一、自闭症及其救助难点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核心症状,与癫痫、精神发育迟滞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共病率高,预后大多较差。截至目前,尚未发现能根本扭转或改变自闭症核心症状的药物,所有药物治疗都是辅助性的对症治疗,联合特殊的教育、沟通及技能训练、行为干预可能有效,需要各部门和患者家庭的共同参与。
二、我省自闭症救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了相关政策要求。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卫生工作。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四川省贯彻落实<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推动社会和谐发展。2017年,省委、省政府《“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王东明书记指出,要做好心理健康科普、心理疾病治疗和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工作,让群众远离疾病、身心愉悦。尹力省长强调,要加强基层心理卫生机构建设,规范发展心理咨询、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
(二)通过项目探索自闭症救治工作。
2016-2017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参与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孤独症诊断与防治技术”公益项目,对成都市郫都区郫筒镇、犀浦镇、双流区华阳镇进行了6-12岁自闭症患儿患病率调查,覆盖户籍人口2万多人。两个医院的专家深入社区和学校调查,面向普通群众进行自闭症相关症状识别、康复要点以及融合教育的宣传,探索了我省自闭症患者救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三)大力开展随访管理。
自闭症的康复训练不仅仅在医院和学校,也在家庭,因此大部分具有自闭症训练康复实力的医院建立了家长随访团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等均有相应随访管理团队,线上线下定期举办活动。同时,每年的4月2日为“国际孤独症日”,相关医院都会举行线下患者教育活动和义诊。
三、下一步工作
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省逐步开展自闭症患者救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您的建议,结合我委职能职责,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加强宣传教育。
将宣传教育放在自闭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重要位置。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自闭症宣传,增进公众对自闭症的了解,提高家庭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积极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心理问题及早求助、关心不歧视、身心同健康”等核心理念,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自闭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强人才培养。
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机构,积极开展各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儿童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各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自闭症专科建设,支持其开设自闭症咨询门诊。在精神科医师培训项目中覆盖自闭症诊断和干预技术,进一步充实自闭症诊断、治疗、残疾评定人才队伍,为自闭症患者提供便捷的诊断、治疗、残疾评定服务,为自闭症患者家庭提供照料、训练咨询。
(三)加强部门合作。
积极配合民政、残联、教育等部门,支持自闭症训练机构建设,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对自闭症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定期对自闭症患者家庭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放松活动,为特教机构开设自闭症教育班级提供技术支持。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精神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如对上述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省政协委员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