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尼泊尔救援专栏(2017年7月归档) > 媒体报道

72小时生死营救——中国政府医疗队尼泊尔救援记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5-05-01 】 关闭

logo

来源: 新华网四川频道

 
 

    新华网四川频道4月30日电(杨建英、董小红)27日上午9时许,由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四川队58人组成的中国政府医疗队到达尼泊尔参与地震救援。搭建帐篷医院、顶着暴雨救治伤员……抵达尼泊尔后的72小时里,医疗队已经救治伤员183人。同时,通过与尼泊尔协商,中国政府医疗队帐篷医院住院床位将扩大到50张,并和杜立克医院实行双向转诊,抢救更多生命。

    帐篷手术室的第一台手术

    29日上午,在刚刚搭建好的中国政府医疗队帐篷手术室里,一位尼泊尔老人被紧急送来。

    受伤的尼泊尔老人叫尼斯洛,今年61岁,地震时被砸伤,肋骨断裂刺穿了肺部,形成血气胸。被送到中国政府医疗队帐篷医院时,老人胸痛、气紧,根本不能平卧。医疗队员、四川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医生王雪海立即对老人进行x光检查,发现胸腔有大量液体,如果不立即手术将会有生命危险。

    在12平方米的帐篷手术室里,四川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医生王雪海、麻醉科医生陈谦、手术室护士宋龙超紧急准备,为老人进行手术。

    经过近一个小时,手术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实施,引流出受伤老人胸腔内的积血积液。老人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

    看到老人平安,王雪海、陈谦、宋龙超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老人拉着三人的手紧紧不松开。没有片刻休息,三人又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目前,中国政府医疗队的帐篷医院已初具规模,从检查到治疗、手术到留院观察一应俱全,已达到二级医疗机构的救治水平,源源不断的病人正从四面八方送来。

    全力救治上海同胞:“伤好后来成都吃火锅”

    27日下午,刚刚抵达加德满都的中国政府医疗队接到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电话,一名中国游客重伤,急需抢救。医疗队当即指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教授张晖、icu医疗组长周琰、急诊科护士长叶磊组成3人小分队,急赴伤员所在的医院。

    下午3时许,三人小分队抵达加德满都医院,患者是一名20多岁的中国上海姑娘,地震时被埋在了废墟下。

    “第一眼看见伤员时,她已经是昏迷状态,伤口被泥沙等污染物覆盖,感染比较严重,包裹伤处的纱布被鲜血浸透,左下肢骨折处肿胀非常厉害。”周琰说,由于患者受伤时间已经超过48小时,且贫血、低蛋白,手术风险很大。但如果不进行手术,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情况紧急,3名中国医生和尼泊尔医生联手走上手术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为患者做了左下肢股骨开放骨折外固定、髋关节复位以及左下肢创面扩创术。

    29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三人小分队将手术后脱离危险的上海女孩护送上飞机,回国接受进一步治疗。临行前,三位成都医生与劫后余生的女孩相约:“伤好后来成都,我们请你吃火锅!”

    “40多个小时后终于吃了一口热饭”

    冒着余震不断和恶劣的天气,医疗队队员们坚守一线,和死神赛跑,全力抢救生命。

    丁少夔是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作为中国政府医疗队里唯一的一名放射科医生,自从帐篷医院里的移动x光机安装好后,他就一个人在小小的帐篷内连续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白天尼泊尔气温20多度,他身穿十几斤重的铅衣,汗水把衣服反复湿透又烤干。帐篷内没有隔断,面对射线的伤害,他毫无怨言。从28日上午到29日下午,丁少夔为尼泊尔伤病员拍了x光片200余次。

    地震造成很多伤员骨折,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张兵一直忙着给伤员们打石膏。28日下午,突然下起了暴雨,当时张兵正在为一个尼泊尔小女孩打石膏,顾不上避雨,张兵坚持为女孩打好石膏,然后又冒雨护送小女孩到帐篷内。

    在帐篷医院的b超室里,一位年轻的尼泊尔母亲照完b超,当听到中国医生用英语回答肚中宝宝平安后,年轻母亲情不自禁地欢呼出声,拉着中国医生的手连连感谢。

    “劳累无时无刻,但工作才刚刚展开,我们所有队员满怀激情,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icu医生邓磊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昨天有两次小震、今天刚下了场大雨,今天又接收二十多个病人,照片超声验血心电图各种检查都派上用场……总体感觉好、大家虽累但感觉是安全的!请大家放心!40多小时后,吃上了自己队友做的饭菜、就一个菜也舒服!”奋斗在救援一线的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邓绍平说。 
网上赌搏网站 澳门永利赌场注册 澳门威尼斯人游戏 十大网赌靠谱网址 靠谱网赌平台大全 威尼斯人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