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尼泊尔救援专栏(2017年7月归档) > 媒体报道

连线灾区——“路不通,我们心急如焚”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5-05-01 】 关闭

logo

来源:健康报


 
 
□首席记者 闫 龑 本报记者 刘志勇 王 丹□

  此次地震的重灾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东、南、西三面与尼泊尔接壤,平均海拔2300米,距加德满都120公里,是一处重要的边境口岸。4月28日,记者连线救援前线得知,从聂拉木县城通往樟木镇的路几度被余震引发的山体塌方掩埋,虽然已于当晚基本抢通,但恶劣的天气和路况还是“拦住”了救援的脚步。

  在另一个重灾区吉隆县吉隆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已将参与救援的各支医疗队的五六十名医务人员进行整合,规范操作流程,医疗救援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已在路上待命8个多小时

  “现在这里正下着大雨,聂拉木县城到樟木镇的路还是没抢通,我们在路上已经待命8个多小时了。”4月28日下午,正在救援前线的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丁增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当日早上6时30分,该院医疗队接到通知,从聂拉木县城挺进樟木镇。“我们就跟在武警部队的后面,只要路一通就立马进去。”

  丁增介绍,被塌方掩埋的道路大约10公里,抢通难度比较大。好消息是与樟木镇的电话通讯已经基本恢复。“我们已经跟樟木镇卫生院院长通过电话了,那里有16名重伤员需要抢救或转运,急需麻醉、骨科、外科医生。”丁增说,“我们医疗队的9名成员,就是来自这些科室。”

  “每天两顿方便面,有热水就泡一下,没热水就直接吃。”丁增告诉记者,医疗队携带的食品有限,27日晚想在聂拉木县采购,但县城的方便面也已经很难买到。“还好,第二梯队很快就会带物资过来。现在大家唯一的念头就是早点进入重灾区。”

  记者晚间发稿时再次连线丁增得知,通往樟木镇的路已基本抢通,但大雨仍在继续,“能见度只有五六米,道路非常狭窄泥泞,天也快黑了。为了安全,大家还在车上待命。”

  ■要把重伤员运回来

  西藏军区总医院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援队同样也在路上。

  “这次准备派往樟木镇的,是2辆救护车以及5名医疗队员组成的重伤救治组。”该医疗救援队队长、西藏军区总医院副院长王栋明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从4月25日地震发生至今,已经过了黄金救援72小时。重伤救治组成员之一赵瑞臣在接受记者连线时说:“路不通,我们心急如焚。这里和内地不一样,因为低氧高寒,医疗救援需要更加及时。现在救护车里已经塞满了各类药品,几名医疗队员只能挤在车门的地方坐下。”

  赵瑞臣介绍,此次准备出发的小分队携带了麻醉和急救常用药品,必要的手术器械,石膏、夹板等骨科器械,还有车载心电监护仪、野战便携式b超机等医疗设备。因为樟木镇的情况还不清楚,所以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以骨折的处理为例,在内地可能会使用小夹板固定,但在震区,队员们携带了高分子石膏,遇水后1分钟就可完整定型。

  “进入樟木镇,要展开就地治疗,但更重要的是把重伤员运回来救治。”赵瑞臣说。

  ■在吉隆镇“拧成一股绳”

  4月28日,记者电话连线正在吉隆县吉隆镇参与救援的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晓鹏。

  杨晓鹏介绍,吉隆镇的临时医疗点设有内科、外科、药剂科等科室,由专人负责,并设立相关制度规范诊疗行为,比如一线医生接诊,二线专家总体把控伤员的伤情,判断是否需要转运伤员等。此外,前线还成立了由杨晓鹏牵头的医疗委员会,处理和协调临时医疗点的伤员救助。目前,在吉隆镇组建的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已将各医疗队进行了整合,规范操作流程,按照指挥部要求开展救治工作。

  杨晓鹏说:“目前,萨勒乡的18个行政村已有3批医疗队定期全面巡诊,包括1名医生、1名护士和1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越往震中的灾区走,房屋受损情况越严重,伤员也相对较多。在灾情严重的萨勒乡临时安置点,一支医疗队在24小时值守。”

  “灾区的条件比较艰苦,海拔2800米,雾气很重,晚上还有雨雪,非常湿冷。”杨晓鹏说,医务人员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有时间就找个帐篷靠着眯一会儿。
 
威尼斯人博彩 世界杯押注 ladbrokes立博中文官网 十大正规赌博平台 PG电子 IM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