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喻文苏
李贵森(左三)在病房查看患者病情
疫情下,透析大厅秩序井然
临近节假日,四川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李贵森一天的工作安排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一大早,他来到肾内科病房,有2名入院治疗的患者属疑难病例,相关治疗需要他给予指导。与主治医生交流并确定方案后,他又匆忙来到远程会诊中心,与基层医务人员连线,为病情复杂的患者进行远程会诊。下午,作为四川省医学会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他还要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前不久,李贵森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的消息传来。当时,成都市正在经历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各区先后实行社会面管控。对封控区内的透析患者来说,治疗面临巨大难题。
7月29日,成都市成华区加强全区社会面管控。李贵森紧急召开科室线上会议,决定成立透析专班。10名护理人员核查名单,确定在医院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中家住封控区的有4人,管控区的有19人(均为绿码)。封控区4人已由社区安排定点医院透析,其余19人被安排在7月31日上午来院,由透析专班为他们进行透析。
7月31日是周日,清晨7时,科室护理人员开始进行准备。8时,治疗准时开始。12时半,所有患者全部顺利结束治疗,有序离开。13时半,机器和环境已严格按照疫情管理要求消毒完毕。
看着重新恢复宁静的透析大厅,李贵森和透析专班的医护人员长长舒了口气。
与肾病专业结缘,找到努力方向
1990年,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农家长大的李贵森,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医学院。读研期间,他师从中国首位肾脏病学院士黎磊石。从那时起,他便与肾脏病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后,李贵森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医院里的很多专家、前辈值得我学习,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奋斗目标。”李贵森聪明好学、积极肯干,很快就成长为医院“十大青年岗位能手”。2003年,李贵森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博士生导师是被称为“中国肾脏病之母”的王海燕教授。
2010—2011年,李贵森到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后。在世界顶级医学院学习,他既看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我的家乡情结浓得很。”在北大和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及相关研究后,本有机会留下深造的李贵森还是选择回到了四川。在学术上,肾脏病发病机理及治疗一直是李贵森研究的重点。
一次,科室收治了一名50多岁的肾衰患者,希望入院进行透析治疗。李贵森仔细分析,认为患者的病情还有待细查。他为患者进行肾活检等检查,发现他得的是一种罕见但可治疗的肾病。于是,李贵森改变治疗方式,患者避免了透析,并好转出院。
多年来,李贵森参与了多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李贵森作为医院首批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工作。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面对大量肾脏损伤的伤员,李贵森和团队立即参与对挤压综合征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救援工作。其间,他积极总结治疗经验,为相关部门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依据。2015年,尼泊尔地震发生后,李贵森主动请缨,成为首支中国政府医疗队成员,凭借良好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获得了当地伤员的好评和政府的嘉奖。
从纸表格到数据库,把患者“管”起来
“每10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肾病。”李贵森和团队在全国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
“慢性肾脏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略,一旦发现,常常已到晚期,患者不得不依靠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说起这一点,李贵森感到十分惋惜。事实上,慢性肾脏病的筛查非常简便,尿常规、血液肾功能检测和肾脏超声检查等就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筛查。
慢性肾脏病需要长期规范管理,基层医疗机构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多次在基层会诊、义诊,李贵森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极其缺乏肾脏专科人员,在慢性肾脏病诊断、治疗和管理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李贵森立即邀请国内15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肾脏病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并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志红作为指导顾问。他们从慢性肾脏病的筛查、诊断、管理和肾脏替代治疗4个维度,针对几十个常见的临床问题,对基层医生进行调研,选出他们最关心的10个问题。经过专家们反复讨论,团队制定了《基层医生慢性肾脏病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及专家建议》,内容贴近临床,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此外,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江华的带领下,李贵森和团队还制定了《县域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并于今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该方案对于落实慢性肾脏病的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服务能力有很强的指导性。
如何实现对患者的科学规范管理是李贵森长期探索的课题。早在20年前,他就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当时,他和团队采用纸质表格和韦德体育官网夹,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而后,他们通过开发软件,对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并不断优化,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慢性肾脏病管理系统,包括患者的信息存储、慢性肾脏病的健康知识和医护教育等,目前已管理超过1万例的患者资料。
通过信息系统的管理,李贵森希望能提高慢性肾脏病诊疗的规范性、连续性和科学性,提升疾病的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作为四川省肾脏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带头人,李贵森还带领团队开发了医疗质量控制软件平台,免费提供给各个中心使用,帮助他们提升肾脏疾病医疗质量。不仅如此,他们还设计出多个人工智能管理软件,例如,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预测和管理系统、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人工智能预测系统、透析患者贫血管理系统等。
或许是因为来自农村,李贵森有着深深的基层情结,也很明白基层防病的重要性。他尽全力帮助边远贫困地区建设肾脏专科和透析中心。2019年,他牵头启动凉山彝族自治州腹膜透析医疗扶贫计划,帮助和指导雷波、喜德当地县医院建立了腹膜透析中心。
2019年9月4日,他指导团队,帮助喜德县人民医院首次为一位尿毒症患者进行了腹膜透析置管术,实现了该县腹膜透析零的突破。从此,这里的尿毒症患者告别了到外县进行透析的历史。
“在李教授的帮助支持下,我们不仅有了透析中心,还在肾脏病治疗方面上了一个台阶。”雷波县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说,很多受到帮助的基层医护人员都由衷地感谢李贵森。
(四川省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