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第一期(总第四十三期)
省卫生计生委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018年1月10日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部署和国家卫计委健康扶贫工作总体要求,我省各地全面开展“三个一批”分类救治行动,按照“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重病兜底保障”要求,对农村贫困患者开展分类分批救治,成效明显。本期将德阳市落实“三个一批”行动主要做法予以刊登,供各地参考。
德阳市扎实推进“三个一批”显成效
全域覆盖“四个精准”暖民心
2017年以来,德阳市将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融入卫生计生整体工作,围绕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和“基本医疗有保障”总体目标,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在精准识别上全覆盖,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求实效,推动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
——摸清底数,精准识别全覆盖。通过省市扶贫人口“六有系统”,对全市17.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实现精准识别全覆盖。全市组织了1000名专家和医务人员(其中市级100名、县级300名、乡镇卫生院、社区和乡村医生600名),进村入户,开展对建档立卡贫困人群所患45种疾病的筛查会诊行动。筛查出全市5.651万名贫困患病人口。其中:旌阳区3350人,广汉市5197人,什邡市4464人,绵竹市5810人,中江县34525人,罗江县3164人。对他们的姓名、性别、家庭详细地址、家庭编码、出生日期、民族、健康状况、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都进行了精准锁定,为制定治疗和康复方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精准施策,集中施治救大病。按照“三定两加强”原则,在核准因病致贫、返贫基础上,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大病专项救治,对患有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集中救治。对检查出需住院的大病患者实行确定一家医疗机构,一名主管医生,制定一套科学合理诊疗计划和一系列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等具体措施。同时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责任落实,实现大病患者就诊住院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服务全到位。2017年,全市集中救治白血病患者36人次、食道癌227人次、胃癌142人次、结(直)肠癌98人次、终末期肾病67人次,累计医疗总费用128.3万元,累计报销费用116.86万元,贫困人口大病患者个人支付占比8.9%。
——精准推进,团队签约管慢病。对慢性病贫困患者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住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分别由1名上级医院专科医生、1名镇卫生院全科医生、1名乡村医生与护士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实施“1+N”健康管理签约服务,即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管理多名贫困患者,同时依托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提供精准有效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健康管理、疾病随访等,确保全程持续跟踪服务,医药费用纳入健康扶贫各项政策予以保障,使贫困群众的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
——精准落地,基金兜底保重病。构建“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补充)保险为补充、应急(民政)救助为减负,扶贫基金为兜底”的医保保障体系。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倾斜支付等保障措施,实施联动报销。经上述政策报销后合规费用,建立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兜底机制,充分发挥医疗救助作用,精准对接重病贫困患者,确保重病贫困患者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全市共截至2017年11月,我市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累计支出626.64万元,累计救助1365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