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德体育官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大美医者(2017年7月归档) > 候选人展播

曾霞:在生命面前,我没有时间等待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6-08-19 】 关闭

logo





  曾霞,女,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副护士长,中国紧急医学救援队(四川)队员,曾参与汶川、玉树、芦山、尼泊尔地震救援。


  和曾霞的见面本定在7月25日下午4点,当赶到她所在的监护室的时候,工作人员说,曾霞正在抢救一名癌细胞全腹腔弥散、生命体征微弱的老年患者,由于无法判断抢救和后续治疗的时间,见面只得作罢。
  终于,7月28日,再次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急诊监护室,在穿过一条堆满紧急救援物品的走廊和存放物资的库房后,在一个大约4平米左右的小房间里,小微见到了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的副护士长曾霞。这个小房间不仅是曾霞的办公室,也是她的值班休息室,紧急救援所需的对讲机等物品,也整齐地堆放在这个并不宽敞的房间。
  名副其实的“管家婆”
  “你知道队友们都说你是国家(四川)紧急救援队的管家婆吗”“我知道,但哪有他们说的那么夸张,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曾霞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与她共事的同事“出卖”了她。“护理质控检查时,一项一项地给我们纠正,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但她提出来的问题,都有根有据,我们心服口服。”“有一次护士长让我贴标签,我就随意贴了,有的贴斜了我也没在意,心想反正就是一个标签嘛,但她发现后又重新工工整整、横竖对齐地贴了一遍。”“不管是工作所需的物品还是生活物资,找曾霞,她记得可清楚了。”
  应急演练时,曾霞“管家婆”的一面也为应急救援工作锦上添花。2015年,尼泊尔地震发生后,正在休假的曾霞在应急救援的微信群内收到“立即到医院集合”的消息,队员们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集合开会后,曾霞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协调好医疗物资、药品、生活物资、护照等调集事宜,为救援队的及时出发争取了时间。
  一心为人的“红马甲”
  尼泊尔时间2015年5月4日上午11:00,曾霞在微信朋友圈里说:“已经烈日当空,队员们已经晒得快冒油了!帐篷里依然忙碌着,每天要完成伤员的查房、换药、筛查、化验、转运,和她们已经有了深厚的友谊......有个小孩子伤口好大,但是他换药时好坚强,当我们握住他的小手时,他总是说,阿姨,我不怕.....”之后,同队的队员说起,其实另有故事。“每次换药结束,曾霞手上满是小男孩抓出的印子,这个她不说,我们看得到。”同行的队员说。由于中国医疗队精湛的医术和精心的护理,当地群众都称中国医疗队员为“红马甲”。


▲ 曾霞正在护理病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曾霞也坚持着认真细致的态度。“在监护室的患者,大都是危急重症,医护人员除了临床治疗护理外,生活护理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在监护室,家属和护工是不能入内的,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也是护士的工作内容,曾霞说,eicu(急危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为患者喂食、擦拭、翻身、拍背、清理污物等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正是这些看起来琐碎的生活护理,让一个有着近20年护理工作经验的曾霞更加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如果污物没有及时清理,很有可能造成患者皮肤破溃;翻身拍背没有到位,患者就可能被痰液卡住……有时候一个疏忽就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曾霞不仅将这样的危机意识贯穿在自己的工作中,也影响着那些刚迈入护理岗位的新护士们。

 

 

  冲锋在前的“女汉子”

  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机器用,不少人爱用这句话调侃,然而对于医院急诊科这样的地方,这句话是体现得更加生动。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是四川省急救中心,危重症患者聚集,是全院周转率最高,抢救最多的地方,时刻都在上演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的情节,抢救、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紧急静脉退药、心脏灌流......医护人员们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没时间喝水、正点吃不上饭已不足为奇。
  就拿心肺复苏抢救里面的胸外按压来说,胸外按压的频率是1分钟80-100次,按压胸壁5厘米,这不仅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是个要求,对体力也是个极大的考验。
  “危急重症抢救时,必须是个女汉子。”曾霞举例说,7月25日下午的抢救,患者是一名60多岁的老人,因为癌细胞扩散,弥漫到整个腹腔,生命体征微弱,为将老人从生死线上拉回来,cpr(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措施都要即刻进行,容不得丝毫的迟疑,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是患者生存的希望。
  “敬畏生命,不畏艰苦,每次成功抢救后内心会有一种自豪,那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对于高强度的急危重症监护工作,曾霞说,她从未后悔过,“有抢救了,就毫不犹豫,在生命面前,没有时间等待。”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伟德体育 PG电子 十大博彩平台大全 太阳城娱乐城官方网站 網上娛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