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助产士。工作23年,她早已记不清迎接过多少新生命,也记不清多少个夜晚,被叫回分娩室,加班至破晓。忙的时候一天要接生十多个孩子,而有时候光接生一个孩子前后就得花上10个小时的时间。
万里有一副好嗓子,她喜欢听歌也喜欢唱歌,还是华西第二医院合唱队队员,但她却说这个世界最美的歌声,莫过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工作带给她的幸福,就是第一个聆听那最美的声音,第一个看到那双清澈的眼睛。
练就“神耳” 透过声音判断胎儿状况
人们用“绣花的手、专家的口、慈母的心”来形容一个优秀的助产士,万里就是这样一个人。
万里喜欢画工笔花鸟,她经常讲,画工笔要求细致有耐性,而接生更是关乎人命的大事,两条命在你手上,要心细心细再心细,绝不能容许一丝马虎和大意。
今年三月的一天,产房分娩室里同时有5个孕妇分娩,万里忙碌地安排着产房内医生和助产士的工作。忽然,她在路过的一个胎儿心电监护仪时听出了异常的节律,她马上喊到:“宫缩后胎心减速,没有恢复,立即吸氧,宫内复苏,通知住院总,二线医生!”同时,她立即为孕妇做了检查,告诉身边的同事们:“胎先露达+3,扪及双耳,胎方位正常,可以阴道助产。”快速地反应,熟练地操作,胎儿在胎心下降5分钟后,通过助产顺利地分娩,又一个小生命经过万里和同事们的奋战,平安来到这个世界。
热爱工作 为助生情愿手被掐紫
助产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关系着母婴的安危,一个工作多年的助产士,她的经验不亚于一个妇产科医生,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细微观察,不仅熟悉产程进展的每一种变化,从容应对产程突发的各种情况,甚至对产妇的每一个表情和反应,都能马上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助产士是产妇真正意义上的守护神。
万里热爱这个职业,她经常告诉别人工作就是她的爱好。每逢节假日,万里几乎都在产房值班,常常顾不上回家,顾不上吃饭,可她说:“我爱我的工作,我享受新生命诞生的喜悦,苦点累点就不算什么了!” 助产士就像一个慈母,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就必须给予产妇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产科不同于其它学科,有时分娩的时间无法自行控制,时时会有想不到的危急情况。
记得有一天临近下班,产房收进了一位产妇,万里协助产妇量血压、听胎心,进行常规检查,宫缩时产妇疼痛难忍,这时,万里把手伸过去让产妇紧紧抓住,微笑地面对产妇,用自己无声的行动鼓励她,产妇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当她把婴儿抱给产妇看时,产妇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万里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被掐得红一块紫一块……
万里是华西第二医院阴道助产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助产士。她的阴道助产技术,产钳手术配合5分钟分娩,以及会阴侧切率9%,在全国业界都是领先水平。
在我国,助产是起步较晚的专业,很多理论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为此,万里参与了产科待产流程、急救流程的编写,参与《助产士规范化培训教材》、《妇产科护理精粹》编写。
万里还常常热心助人,又对年轻的医生们乐于指导,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万妈”,她是临床带教医生最多的助产士,许多年轻医生的阴道助产技术都是她手把手教会的。
灾区接生地震宝宝“铜豌豆”也有心软时刻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时,万里正在值班。第二天上完夜班后,她便主动请缨,奔赴芦山灾区参与救援。万里随医疗队进驻灾区,面对灾难带来的巨大痛苦她感同身受,她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肩头的责任。
在灾区,她接生了一位地震宝宝。当天下午6点过,万里正准备吃饭,突然接到出诊通知,一名紧急转运的产妇急需救治。万里放下手中的碗筷,赶到现场。当时地震后的芦山县医院没有完备的医疗设备,仅有一台胎心多普勒,万里凭借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产妇及胎儿状况进行了评估,果断决定就地分娩,分娩过程中每一步的处理都慎之又慎,最终通过万里及儿科医生的共同的努力,母子平安。
▲ 新生命留下在世间的第一个足迹
面对艰苦的生活和医疗环境,万里和医疗小组的同事们不等不靠,积极发挥华西第二医院的医疗优势,将整个灾区医疗分队妇产专业治疗程序规范完善起来,高标准地完成了抗震救灾的任务。患者感谢这些白衣天使,请万里给刚刚出生的地震宝宝取名,万里说:“就叫张安,希望他的一生都平平安安吧!”
“我知道哪怕几秒钟,都可能会对产妇和胎儿造成危险。”万里说,20年的助产士经历磨练了她。“19岁参加工作时,我还是多娇弱的,而现在,我就是锤不扁,炒不烂,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万里笑说,在工作中,她一定会坚持自己觉得对的事。可是,在提到儿子时,这颗“铜豌豆”会突然心酸起来,“我们没时间照顾他,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