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午11时30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带领的14人医疗队驰援武汉,作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赴武汉开展救治工作。这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增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派遣的第二支医疗队伍。
今天出发的14名医疗队员来自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等科室,其中11名共产党员,医生4人,护师8人,呼吸治疗师1人,影像学技师1人。截至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有35名医护人员战斗在武汉疫情防控的第一线,8名医护人员战斗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往武汉的两支医疗队员和成都公卫中心专家组队员都是全院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强团队多科协作,加强与当地医务工作者的配合协调,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在诊治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用华西经验指导当地抗疫。其他在院医务人员将继续做好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为四川以及成都地区防控疫情做出贡献。
相关材料:
张伟:奋战在抗疫战争第一线
1月24日,四川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并迅速进入作战状态,我院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统一部署,一方面有序做好院内疫情的防控及诊疗工作,一方面集中调派精锐医疗队伍前往武汉进行疫情驰援。作为心理卫生专家,张伟书记敏锐地捕捉到广大市民、甚至是医务人员当中的害怕、焦虑的情绪。
“必须马上开辟心理咨询专线。”张伟书记他的组织下,“疫情专项心理干预咨询电话和网络问诊”专线于1月26日正式开通,心理卫生中心编制的“心理热线支持手册”更新2版。专家解答时间有限、热线打不进、重复问题太多……电话专线和网络问诊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以张伟书记为组长的四川省新冠肺炎紧急心理干预专家组急切地希望能向更多的民众提供心理援助,更好地发挥专业医疗机构的作用。
“出版一本心理援助方面的图书,指导公众正确面对疫情,科学调适心理,管理不良情绪,共同抗击病毒!”1月31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电子版正式上线发布,免费提供给广大民众阅读。这是全国第一本针对本次疫情推出的心理防护读物。这本图书从策划、编辑到上线仅仅用了两天多的时间,这在平时是难以想象的。
同时,基于通讯运营数据、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张伟书记带领的医学大数据中心团队,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研究项目团队,从1月23日起,针对2019-nCoV疫情的防控研究取得系列进展,目前,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杂志。
康焰:
四川省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病理生理暨危重病医学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师资质培训委员会委员、资质培训班授课专家。
因在“5.12汶川大地震”及“4.14玉树地震”医疗救治工作表现突出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及“玉树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
黄子星、冷琦
1月29日,华西医院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华西医院前线医疗队进驻单位)来函,请求援派放射影像医技专家前往支援。华西医院立即响应,选派出两名专业技术水平高、政治素养过硬的放射影像学专家——黄子星副主任医师、冷琦主管技师,两人即将启程赶赴武汉前线。黄子星和冷琦均为中共党员、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队员。黄子星目前挂任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春节休假期间,黄子星接到了克拉玛依市委组织部延期返回的通知,此时又恰好得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紧缺放射影像学专家,黄子星随即主动报名赴前线参加抗击疫情援助工作。
(转自: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