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全省共报告甲类传染病1种,发病1例输入性霍乱,无死亡;无鼠疫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发病17085例,死亡339人;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脑、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死亡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肝、梅毒、艾滋病、丙肝;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狂犬病/乙肝。同期,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0种,发病5986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无丝虫病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近期气温骤降,根据我省既往传染病流行特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进入流行季,建议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引发疾病,勤洗手,多通风,注意饮食卫生,婴幼儿和年老体弱人群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贻误病情。
附件
2019年11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病名 |
发病数 |
死亡数** |
甲乙丙类总计 |
76948 |
339 |
甲类传染病合计 |
0 |
0 |
鼠疫 |
0 |
0 |
霍乱*** |
1 |
0 |
乙类传染病合计 |
17085 |
339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0 |
0 |
艾滋病 |
1831 |
326 |
病毒性肝炎* |
5778 |
2 |
甲型肝炎 |
114 |
0 |
乙型肝炎 |
4318 |
2 |
丙型肝炎 |
1203 |
0 |
丁型肝炎 |
0 |
0 |
戊型肝炎 |
115 |
0 |
未分型肝炎 |
28 |
0 |
脊髓灰质炎 |
0 |
0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0 |
0 |
麻疹 |
8 |
0 |
流行性出血热 |
4 |
0 |
狂犬病 |
1 |
2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0 |
0 |
登革热 |
18 |
0 |
炭疽 |
10 |
0 |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
336 |
0 |
肺结核 |
5121 |
7 |
伤寒和副伤寒 |
24 |
0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0 |
0 |
百日咳 |
90 |
0 |
白喉 |
0 |
0 |
新生儿破伤风 |
0 |
0 |
猩红热 |
205 |
0 |
布鲁氏菌病 |
3 |
0 |
淋病 |
234 |
0 |
梅毒 |
3406 |
2 |
钩端螺旋体病 |
1 |
0 |
血吸虫病 |
1 |
0 |
疟疾 |
14 |
0 |
人感染H7N9禽流感 |
0 |
0 |
丙类传染病合计 |
59862 |
0 |
流行性感冒 |
47227 |
0 |
流行性腮腺炎 |
1332 |
0 |
风疹 |
41 |
0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79 |
0 |
麻风病 |
6 |
0 |
斑疹伤寒 |
8 |
0 |
黑热病 |
1 |
0 |
包虫病 |
47 |
0 |
丝虫病 |
0 |
0 |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
2101 |
0 |
手足口病 |
9020 |
0 |
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为输入性霍乱。